2.14 不能在紡織制品和半制品運輸或貯存時使用氯苯酚(或它們的鹽和酯,如四氯苯酚和五氯苯酚)、多氯聯苯和有機錫化合物(如三丁基錫、二丁基錫、磷酸三環己錫、三辛基錫、三苯基錫、三丙基錫和二丙基錫)等,雖然它們都對生物有活性,可用作殺菌劑、防腐劑等殺傷生物劑或抑制生物劑,但它們都是環境激素,毒性很大,因此,歐盟等國明確禁用.在紡織制品使用時也不能應用.
2.15 在紡織品中不能用重金屬鹽(鐵除外)或甲醛作為去色劑或褪色劑,重金屬鹽和甲醛都對人體有毒害作用且難以生物降解,對環境會造成污染而被禁用,因此,不能把它們用作紡織品的去色劑或褪色劑.
2.16 在紡織品和紗線中不能用鈰化合物作為增重劑,鈰是一種稀有元素,鈰化合物不能用傳統生化法處理降解.
2.17 德國政府、歐盟、歐洲的民間組織和銷售商等禁止使用含有或在特定條件(即還原)下會裂解產生24種致癌芳香胺的紡織助劑.24種致癌芳香胺的毒性和名稱為:(I)屬MAKⅢA1的致癌芳香胺有4種,即4-氨基聯苯、聯苯胺、2-甲基-4-氯苯胺、2-萘胺;(Ⅱ)屬MAKⅢA2的致癌芳香胺有20種,即4-氨基-3,2’-二甲基偶氮苯、2-甲基-5-硝基苯胺、2,4-二氨基苯甲醚、4-氯苯胺、4,4’-二氨基二苯甲烷、3,3’-二氯聯苯胺、3,3’-二甲氧基聯苯胺、3,3’-二甲基聯苯胺、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2-甲氧基-5-甲基苯胺、4,4 一亞甲基一-(2一氯苯胺)、4,4 一二氨基二苯醚、4,4’-二氨基二苯硫醚、2,4,5-三甲基苯胺、2,4-二氨基甲苯、2-甲基苯胺、2-甲氧基苯胺、4-氨基偶氮苯、2,4-二甲基苯胺、2,6-二甲基苯胺.
迄今生產和使用的紡織助劑中發現含有上述24種致癌芳香胺的品種有2個:(1)凈洗劑LS含2-甲氧基苯胺,它是作為制造凈洗劑LS的原料對氨基苯甲醚的同分異構體被帶人的,因為對氨基苯甲醚是采用對硝基氯苯經甲氧基化和還原制成,工業上使用的對硝基氯苯中夾帶著約3%的鄰硝基氯苯,它在制造對氨基苯甲醚的過程中也轉變成鄰氨基苯甲醚(即2-甲氧基苯胺)之故;(2)聚氨酯涂層劑含2,4-二氨基甲苯或4,4’-二氨基二苯甲烷,它們是制造聚氨酯涂層劑的原料,由于這些原料與光氣反應使氨基轉變為異氰酸酯的轉化率僅70%左右,殘留在二異氰酸酯中的未反應物2,4一二氨基甲苯或4,4’-二氨基二苯甲烷若未除凈就會殘留在聚氨酯涂層劑中帶到紡織品上.
3 對策
從目前國際市場上對紡織品服裝質量注重的3個重點發展趨勢分析,以保護人類與環境為由推行“綠色”貿易保護主義的做法將成為目前乃至今后相當長段時間內國際貿易摩擦的一大特點,以后國際市場上設置“綠色壁壘”的速度會更快、力度會更大、內容會更多,新的有害紡織助劑還會不斷出現,這對于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來說既是一個嚴竣的挑戰,也是一次良好的機遇,面對這種新情況,我們必須講究策略,積極應對.
3.1 更新觀念、綠色為本
國際市場上加快設置“綠色壁壘”雖然給我國紡織品和紡織助劑等行業帶來了全方位的影響.但也反映了市場對環境和保護消費者健康的要求,特別是對紡織品和紡織助劑在毒性、誘變、致癌、遺傳、神經、過敏和免疫等方面的嚴格要求,這也是行業自身發展的一種需要,因此,紡織品和紡織助劑等行業的經營者必須從這一高度進一步轉變觀念,更新觀念,樹立綠色生產、綠色營銷的思想,使紡織品和紡織助劑的生產更精細化,生產的紡織品和紡織助劑更綠色化.
3.2 搜集信息、跟上形勢
為了保證我國紡織品和紡織助劑中的有害化學物質檢測與國際同步,及時搜集和研究各國現行的技術限制法規和技術標準是很重要的.另外,研究相關國際組織和各國衛生環保部門提出的有毒物質目錄對于避免因進1:3國突然設置某些物質“壁壘”時造成被動很有必要.
3.3 提高質量、創新技術
打破“綠色壁壘”最根本的辦法是提高產品質量。我國的生產企業要積極采用國際標準組織生產,不斷追蹤國外先進標準和先進技術成果,采用新技術和清潔生產工藝,不斷提高我國紡織品和紡織助劑的質量指標,針對當前的狀況,紡織助劑生產企業應給紡織印染企業提供不含有害紡織助劑(根據客戶要求)的應允承諾書,以適應國內外市場的實際需要.
3.4 強化檢測、接軌國際
目前企業最需要的是紡織品和紡織助劑的基礎數據,企業普遍反映需盡快提高我國的檢測技術水平,爭取與國際市場特別是歐盟互相承認檢測數據.
3.5 強化改革、擴大出口
國際市場上加快設置“綠色壁壘”是對世界各國紡織品行業和紡織助劑行業的一個打擊,造成生產成本大增,部分企業產量下降或向外轉移生產力,但也給我國增加了引進外資和技術、擴大出口的機會另外,有助于我國相關行業的優化重組、優勝劣汰,形成一批以優勢出口產品為龍頭的企業集團,做大、做強我國的紡織品和紡織助劑行業.
3.6 開發新品、取而代之
大力開發環保型紡織助劑來取代有害的對應產品是我國紡織助劑行業極其迫切的事.目前,我國紡織助劑生產企業已開發和生產出了不少新的環保型助劑,如精練劑ZS-95、雙氧水穩定劑GJ-201、烷基多糖苷類助劑、生物酶制劑ZS-200、固色劑DUR、固色劑SH-96、低溫型交聯劑LE-780、涂料印花粘合劑CS、增稠劑KG201、免燙整理劑SDP、改性檸檬酸、殼聚糖抗菌抗霉產品等,但還需進一步穩定和提高.當前國際市場上綠色紡織品用染料和助劑已成為紡織化學品研究和發展的主流和重點,隨時掌握國際市場上綠色紡織助劑的開發動向和新成果,不斷推進自身的開發水平和進度,并視為企業生存、參與市場競爭的主要技術進步內容,才能在國內外市場上爭得主動、贏得勝利.(《印染助劑》作者 章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