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涂層涂覆的功能性材料還普遍使用溶劑懸浮液。后來,這種方法逐步遭到非議,因為這種方法對健康和環境都會帶來危害。1999年歐盟頒布了新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排放指導標準(VOC),這個標準于2005年10月30日正式生效。此標準把以前許多使用的溶液都列為禁止使用范疇,否則就需要全面配備空氣過濾設備進行處理。在多數情況下,可以用水溶性溶劑進行替代。另外一種替代方法就是紫外線聚合涂覆方法,可以應用于熱敏感性基層材料,如丙綸和滌綸。涂層中感光性能良好的化學物質在紫外線的照射下會分解,產生聚合反應,在聚合過程中,基質材料和SSP固態聚合物相粘合。這種工藝主要用于合成材料的涂覆生產過程,如聚氨酯(PUR)和聚氯乙稀(PVC),很少應用于天然材料。德國鄧肯多夫市(Denkendorf)的ITCF研究所正在進行研究,如果能夠取得成功,這種狀況可能會得到改變。這項研究不但研究纖維素的衍生工藝,科研人員還嘗試利用衍生纖維素進行涂層實驗,使用的是纖維素甲酸酯。在尼龍、棉纖維、聚酯纖維和聚酯超細纖維織物上進行的實驗表明,這種方法生產的材料可以在戶外使用。
泡沫技術
膠壓層和粘合材料工藝中,比較新的方法是泡沫技術。這種方法適用于依靠長展幅機處理的工藝中。正如位于德國圖賓根(Tubingen)CHR R.伯特利西(Beitlich)化工集團的哥哈特?伯勞姆(Gerhard Blaum)博士所指出的,歐洲的涂層加工企業,對泡沫涂層生產技術有濃厚的興趣。因為這種方法,在功能性涂層方面,能夠給他們帶來明顯的市場優勢。
共有三種泡沫得到應用。不穩定的泡沫涂在紡織品上,會立刻分解。因此,泡沫與浸漬處理無法用肉眼分辨,但這種方法生產成本低廉,原因是只進行單面涂覆處理。亞穩定泡沫材料也會產生分解作用,但泡沫清晰可見,例如,應用于室內裝潢材料背面的防火涂層。穩定泡沫材料不會分解,能夠形成多微孔的涂層,也可以是防水的,主要取決于應用的材料和采用的工藝過程(壓延和擠壓)。應用這種工藝的例子是,具有多個涂層的遮掩窗簾。
噴墨顏料技術
目前,ITCF的科研人員,正在研制能夠在噴墨顏料印刷生產中,用紫外線進行處理的染料配方。與傳統的熱溶性處理染料不同,能夠應用紫外線進行處理的染料包括反應材料組、聚合材料組和成像引發劑。依靠紫外線將染料與紡織基層材料粘結在一起。正如ITCF瑞華?德斯耐德(Reinhold Schneider)博士所指出的那樣,在實驗中,應用Mimaki JV2-130噴墨噴涂機(采用壓電技術的按需要量滴入)和ENCAD TX1500噴涂機(噴沫技術),在棉、滌綸和粘膠材料上噴涂,并立即通過紫外線進行烘干,實驗顯示出了非常好的效果。從目前這種方法的實際情況看,只有藍綠色和黑色的色彩飽和度、黑色的濕磨擦強度還需要進一步改進。
納米技術
到目前為此,陶瓷納米材料的應用還很少。這類材料作為涂層中的功能性填補材料使用,可以提高耐磨性或熱穩定性。目前,ITCF正在對氧化鋁、二氧化鈦、二氧化硅和硅粉末改性材料做進一步的分析,以使其得到應用。
在大多數情況下,尤其是使用各種膠進行實驗時,都經歷了反復實驗的過程。瑞士的膠生產商EMS-Griltech公司,利用公司的應用技術學院進行膠的實驗并且改進其性能。他們發明了一種實驗方法,可以評估膠在不同溫度和壓力下的性能。針對不同膠在特定的應用中,要進行分離力、以及表面結構、延伸和收縮等情況的測試,以確定最適合的膠產品。
怎樣檢測蓮花效果呢?可以使用德國ITV研究所開發的再生程序,利用這個程序,可以對紡織面料和紗線的防水性、浸潤性,以及自我清潔能力進行測試。在這個程序中,要將泥土顆粒均勻地鋪在要進行測試的材料上(取決于要進行測試的面積大小),然后用大小水滴將材料打濕。在打濕材料前后,都要使用立體顯微鏡和數字成像設備對顆粒的集中情況和自我清潔效果進行測試。
時間就是金錢,即使在做實驗過程中也是如此。ITV研究所采用時間跨度攝影術進行耐久性測試,通過這個實驗,可以讓生產商了解產業用紡織品在戶外應用中的壽命情況,如遮陽蓬、活動式屋頂、屋頂結構的隔膜、充氣屋和戶外陽光屏蔽材料等。在模擬實驗環境中,對于所列舉的每種情況下,都要根據使用要求的不同,分別對材料的耐久性進行測試,采用時間跨度攝影術測試在預設的時間跨度內,織物是否能夠達到設定的值。對于在戶外使用的產業用紡織品來說(一般稱為戶外紡織品),不僅要模擬氣候條件,也要模擬使用地附近的工業環境。ITV正在就此研究相關的實驗方法,并將其應用到產業用紡織品中。隨后的分析研究還包括其它方面,如強力、彈力、脫膠、氣體和液體的不透性、耐壓性、毛細作用、表面退色情況,還包括材料表面成分作用的分析等。
建筑用紡織品
紡織品廣泛用于日光屋頂覆蓋。鋪設的方法就如同將船帆完全伸展開一樣,通常面積很大,用于露天大型運動場、各種建筑物或者相互鄰近的露天建筑。材料的伸展性、耐久性和可操作性是經常需要考慮的因素,用戶可以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參見以上實驗程序部分的說明)得出相關的數據,并使用這些材料。
相變材料
在建筑業中,已經在使用相變材料(PCM),但對紡織領域來講,使用相變材料還前所未聞。這種材料應用隔膜作為熱能存儲介質、溫度調節器、防日照和防雨保護層。正如位于美國隆孟特市(Longmont)的紡織測試和創新研究所的巴巴拉?伯斯(Barbara Pause)博士所強調的,熱效率是相變材料涂層隔膜的一大優點,應用單層相變材料,可以代替目前使用的多層涂層結構,這樣可節約大量的材料。材料的耐久性也明顯提高,因為塑膠的采用極大地減少了溫度波動造成的對材料的影響。最開始的包膠難題已經得到攻克,采用一種特殊的硅橡膠將要植入的相變材料包裹起來,使問題得到了解決?梢酝ㄟ^使用合適的硅膠將隔膜粘在一起。經證明,一種玻璃纖維織物尤其適合于作為基層材料使用,這種織物既保證了透明,又很容易清洗。
另一種創新,是在屋頂隔膜中的機織玻璃纖維面料上采用雙峰聚四氟乙烯(PTFE)涂層。雙峰意味著在涂層中包含大量的達到納米水平的聚四氟乙烯顆粒。正如德國維塞達克-因杜德克斯(Verseidag-Indutex)有限公司的愛德華?鮑伯尼科(Edward Dobnik)博士所說明的那樣,從長期來講,涂層中裂縫和微小孔洞的形成,都可以通過采用雙峰聚四氟乙烯涂層得到避免,材料表面會始終保持清潔。
位于德國鮑浩森(Burghausen)的威凱化學品公司(Wacker Chemie)推出了一種新型的表面覆蓋材料。這種材料在硅涂層中加入了硬質和軟質的顆粒,這種結構可以產生類似蓮花效應的效果。威凱公司稱,經過初步實驗表明,這種材料具有自我清潔功能。
前景展望
紡織品功能性涂層需要依靠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共同進行研究,只有通過相互之間的合作,才能最終取得商業上的成功。這一過程往往需要大量的投入,并花費大量的時間,才能最終推向市場,這也是大多數公司應該考慮的關鍵因素。從另一方面講,這類高科技產品可以為歐洲紡織業的繁榮帶來新的市場機遇,因為要模仿這類產品的生產,實在是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