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的SmithersPira研究報告顯示,數碼印花從2009年到2012年,以每年23%的速度在全球快速增長,并且有加速發展的趨勢,預計到2015年,數碼印花總產量將達到2530億平方米。”在近日召開的第十四屆全國印染行業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技術交流會(以下簡稱為“四新會”)數碼印花專場上,黃河三角洲研究院院長房寬峻演講時表示。
數碼印花作為新型印花技術,近些年備受業內關注。本次四新會邀請多位有關行業領導、專家及技術人員,緊扣數碼印花的開發及加工工藝等問題進行廣泛交流。《中國紡織報》記者發現,在離專場開幕還差一刻鐘的時候,會場已經座無虛席。
“綠色印花”成靈丹妙藥?
西班牙印花巨頭Athenea公司起初作為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型印花企業,面對歐洲大型印染企業的技術壁壘以及亞洲企業的低價競爭,該公司只能在市場夾縫中苦苦支撐。然而在幾年前,該公司向數碼印花轉型,利用數碼印花機的靈活性及快速反應能力,不僅在原來具有優勢的家紡市場不斷創新,同時也在快速變化的服裝面料市場受益良多。目前,該公司數碼印花能力已超過300萬平方米/年。這是針織運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銷售經理馬學功侃侃而談的一個案例,從中不難看出他對數碼印花的一些思考,他認為:“中國作為一個紡織品生產大國,其傳統的圓網和平網印花有著悠久的歷史,也經歷了曾經的輝煌。但傳統印染工藝已無法滿足當今市場快速變化的要求。因此,以數碼印花為代表的新技術、新工藝則成為傳統印染企業升級轉型的不二選擇。”
近些年,一向被認為污染、高能耗的印花行業開始走向“綠色”道路。康平納集團、杭州開源印染技術有限公司等行業翹楚紛紛向無污染、低耗能的方向轉移。
隨著數碼印花產量的大幅度增加及技術的迅速發展,數碼印花已進入成長期,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關注。“歐洲數碼印花占到全世界64%的份額,中國僅占6%。從數據上看,中國作為紡織生產大國,數碼印花的發展空間可謂是巨大的。”房寬峻對數碼印花的前景同樣十分看好。
臺灣永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副處長陳文政則在四新會上發出了他的擔憂:“現今的紡織印花,流行季節快速改變,需要更多的設計,訂單碼數越來越短,設計越來越復雜,色牢度要求更高,環保意識提升,色變異的容忍度及織物規格要求趨嚴,數碼印花要符合上述相關需要,未來還需要更多噴頭設備商、墨水商、軟件商及印花廠商的投入,這個產業才會有蓬勃發展的機會。”
問題終究可以解決
不能否認的是,雖說如今數碼印花隨著個性化的市場發展有很大的空間,但是各方面都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要徹底取代傳統的絲網印花技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四新會上有多位業內專家就數碼印花技術進行了討論。
“數碼工藝借鑒了印刷行業成熟的CMYK分色和合成技術,通過不同的CMYK色彩比例的組合,來得到各種花型或連續色調圖像所需的顏色。因此,在調色過程中,數碼印花不能像傳統印花那樣采用色塊逐色對顏色調整。”杭州萬事利絲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郭文登表示,數碼印花后期再現變化大一直是印染企業的困擾之一。
通過研究和實踐,郭文登推薦企業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色彩管理系統,并給出了自己的建議:“數碼印花生產流程的各個環節都要進行系統測試,從上漿、噴印、蒸化、水洗到整理,凡是能影響到色彩變化的環節,都要一一進行對點測試,了解各道工序影響色光的主要原因,優化工藝參數,并以此形成標準化的作業程序文件。
目前數碼印花生產雖然在節能、環保方面改善明顯,但耗材成本過高,顯然成為了產品普及的一個主要障礙。馬學功就此說道:“制約數碼印花在國內快速普及發展的重要障礙是數碼印花墨水價格偏高,進口高端品牌墨水價格一般在500-600元/kg,國產墨水一般200元/kg左右。因數碼印花墨水的價格比傳統印花使用的染料要高出許多,所以超出一定的印花長度后,數碼印花的成本要遠超傳統印花。”不過,他隨后表示,隨著高速數碼印花機在國內的快速普及,墨水市場的銷量逐步增加,數碼印花墨水的價格下降趨勢會越來越強烈,這一阻礙數碼印花工藝大規模普及的瓶頸問題,會在不久后徹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