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孝棉集團與華中農業大學研發的棉花機械化栽培技術今年在天門大面積推廣運用,這項技術填補了省內棉花產業空白。記者獲悉,孝棉集團三年投入2億元專注研發,不斷提升的自主研發能力,奠定了該集團在省內棉花加工業的領先地位。科技投入資金占到了銷售額的3%以上。
作為湖北省重點農業科技產業鏈龍頭企業,孝棉2013年實現銷售收入28億元,產品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幾年來,他們舍得科技投入,推進新品種研發、平臺建設以及產學研合作等。在基地建設方面,設立棉花品種改良、種植技術、病蟲害預防、采摘機械化等科技創新平臺;在棉花深加工方面,設立降塵、節能、剝絨機升級等科技創新平臺。一個平臺一個專班,專家掛帥。目前開發出棉花種植新品種、新技術10個,棉花加工新產品20個,取得專利技術和產品3項,擁有技術研發中心10個、國家級實踐中心1個、省級企業中心1個、省級工程中心1個。
孝棉還注重引進技術的再創新,近幾年來,每年專項投入技改資金5000萬元以上,用于引進當前國際、國內最先進的紡紗設備,目前公司已完成清花無卷率、紡紗無結頭率、織布梭率等技術改造升級,達到全國同行業先進水平。
集團董事長孫應安介紹,以孝棉集團為龍頭的棉花科技產業鏈企業將在漢川、應城、仙桃、天門、監利、棗陽等縣市建立50萬畝成片棉基地,推進“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實現棉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