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中央電視臺《每周質量報告》和《焦點訪談》對桐鄉市洲泉鎮兩家蠶絲被企業在網絡上制售假冒偽劣蠶絲被進行了曝光。事件發生后,桐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長盛勇軍對該事件作出指示,要求進一步加大蠶絲被行業整治力度,嚴厲打擊制假售假行為,并以此為契機,進一步規范和提升蠶絲被行業。質監、工商、公安等部門第一時間派出執法檢查組對被曝光企業開展執法檢查。目前,兩家被曝光的企業已被依法查封。
桐鄉是我國最早的蠶桑產地之一,是全國有名的蠶桑主產區,以絲綿為原料加工而成的蠶絲被是桐鄉傳統特產,歷史上早就有手工剝蠶繭拉制蠶絲被的傳統,制作蠶絲被的手工技術家喻戶曉。改革開放后經過多年的發展,桐鄉蠶絲被已形成了集養蠶、制綿、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全市蠶絲被行業年產值已達20億元,先后獲得“中國蠶絲被、真絲毯生產基地”、“嘉興市蠶絲被服專業商標品牌基地”、“中國蠶絲被名鎮”等榮譽稱號。目前全市從事蠶絲被(或絲綿被)生產加工的市場主體共計292家,其中有限公司119家,合伙、合資企業7家,個體工商戶166家,規上企業占比不到10%,省、市著名商標10個,嘉興名牌3個,占比不到5%。這些市場主體中有6成集中在洲泉鎮,大部分都是傳統家庭作坊式加工戶,法制意識、質量意識、誠信意識有待提高。
近年來,桐鄉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蠶絲被行業的質量整治提升。2009年出臺了《桐鄉市蠶絲被行業品牌培育質量提升實施方案》,開展質量提升行動。2010年出臺《桐鄉市蠶絲被質量整治工作實施方案》,開展蠶絲被專項整治。2011年出臺《桐鄉蠶絲被產業提升實施方案》和《桐鄉市蠶絲被產業質量強業實施方案》,開展質量強業提升。今年10月,市政府再一次組織開展了全市層面的蠶絲被質量整治活動,目前整治工作仍在進行中。自2010年至2012年,全市共立案查處蠶絲被質量違法案件61起,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2起,蠶絲被產品質量抽檢合格率也得到穩步提升。但蠶絲被行業質量監管存在不少難點,比如:對網絡銷售監管乏力;行業自律作用不夠明顯,質量誠信建設滯后;制假窩點分布散、隱蔽性強,給監管查處帶來困難。
12月23日晚,分管副市長潘敏芳召集質監局、工商局、公安局、洲泉鎮等單位召開專題會議,就下一步工作作出部署:一是制定分組檢查方案,對全市所有蠶絲被生產和流通企業進行地毯式排查,質監部門繼續保持高壓態勢,加大檢查打擊力度,工商部門加大對無證無照小作坊和流通領域的檢查打擊力度,對涉嫌質量違法的行為及消費欺詐的企業依法從重處置;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及時通報和研究處置檢查中出現的問題。二是責成洲泉鎮召開全體蠶絲被生產企業、小作坊以及行政村主要負責人參加的質量警示教育大會,對行業整治工作進行再宣傳、再動員、再部署。三是發揮行業協會作用,進一步強化企業自律意識,同時通過公布行業指導價、加強識假宣傳等,增強消費者識假辯假能力。四是進一步拓展監管渠道、創新監管方式、規范生產行為、強化質量檢測。五是舉一反三,進一步完善蠶絲被行業長效監管機制,在整治的同時,注重培育行業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提升行業整體質量水平和誠信意識。 (桐鄉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