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介紹了天絲、酷絲棉與絹絲的纖維性能特點,針對三種纖維混合賽絡紡紗工藝進行了研究和探討,優化了紡紗工藝參數,提出了生產過程中一些應注意的問題和采取的技術措施。
關鍵詞:天絲;酷絲棉;絹絲;賽絡紡;針織紗;工藝參數
1. 前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人們對紡織品的消費意識和方式也在崇尚舒適性和綠色環保性,衣著面料功能化、多樣化、個性化已成為發展趨勢。為滿足市場和人們對紡織品消費的需求,同時提高我公司在紡織行業的競爭力,我公司不失時機的開發生產了天絲纖維、絹絲和酷絲棉混紡系列針織紗線,投入市場后得到了用戶的青睞和好評。本文結合生產實踐以天絲/酷絲棉/絹絲40/40/20 11.8 tex賽絡紡針織紗為例淺析生產過程中控制要點及注意事項。
2. 原料性能及特點
2.1 天絲纖維
天絲纖維是一種溶劑型的再生纖維素纖維,是以針葉樹木為主,其生產方法是采用溶劑紡紗工藝,將木漿溶解于氧化銨溶劑中直接紡絲。天絲纖維無毒、無污染,而且其廢棄物在泥土中能完全分解,從而不會對環境造成任何污染,屬于綠色環保型纖維。其織物手感柔軟、色澤鮮艷、具有真絲的外觀,故其產品具有很高的附加值并在市場上深受消費者的青睞。
我們生產過程中采用的為天絲A100,其物理指標:
線密度1.40dtex,平均長度38.4mm,倍長纖維0.023%,疵點0.13%,含油率0.32 %,斷裂強度37.2 cN/dtex,比電阻7.8×109Ω·cm,回潮率10.2%。
2.2 酷絲棉
酷絲綿采用改性滌綸絲為原料,在特殊的后道設備上專門加工而得。該纖維的面料既具有棉型的外觀、蓬松、微細、絨毛自然、棉觸感強、手感良好、讓人穿著時具有吸濕排汗效果,又具有滌綸紗線的強度、染色性、抗皺性、衣物尺寸穩定性等特點,從而融合了兩者的優點,解決了兩者各自的缺點,因此酷絲綿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可以應用于梭織、針織、色織的不同機械織造設備,特別對于噴氣織機是很合適的原料,其面料大量地用在運動服、休閑服、外套、襯衫、家紡裝飾布等方面。
酷絲棉的物理指標:線密度1.44dtex,平均長度39.1mm,含油率0.18%,斷裂強度5.78cN/dtex,比電阻4.7×106Ω·CM,回潮率1.2%。。
2.3 絹絲
絹絲屬天然蛋白質纖維,是一種高檔紡織原料,其主要是由絲素和絲膠兩種蛋白質組成,此外,還有一些非蛋白質成分,如脂臘物質、碳水化合物、色素和礦物質(灰分)等。纖維有較好的強伸性能,細而柔軟,平滑、富有彈性、光澤好,其織物具有手感滑爽、保暖性和吸水性能良好等特點。利用絹絲純紡和混紡紗線做成的面料及服飾給人一種回歸自然的意識,其織物既有天然纖維良好的服用性能,又有絲織物滑爽、飄兔、光澤艷麗的優良外觀特性,因此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同時,絹絲還具有抗紫外線、增進細胞活力、阻止血管硬化等保健功能。但因絹絲較易起皺等原因,難以滿足人們對衣著面料的更高要求。
絹絲的物理指標:線密度1.20dtex,平均長度30mm,含膠率3.06%,含油率0.24%,斷裂強度3.27cN/dtex。
3. 紡紗工藝
3.1 原料的混合
根據天絲、酷絲棉和絹絲三種纖維的不同特性,為保證幾種原料能夠得到充分的混合,同時保證生活好做,我們將天絲單獨成卷,酷絲棉和絹絲用和毛的方式進行混合后再成卷生產,而后天絲和后兩者的混合成份在并條進行條混,同時采用三道并條混合的方式。
3.2工藝流程:
根據幾種纖維整齊度好、雜質少等特點,采用如下工藝流程:
天絲→FA002D型自動抓棉機 → SFA035C型混開棉機 → FA106B型開棉機 →SFA161B振動給棉機 → A076F型單打手成卷機 → FA231型梳棉機→(1)
酷絲棉、絹絲混合纖維 → FA002D型自動抓棉機 → SFA035C型混開棉機 → FA106B型開棉機 → SFA161B振動給棉機 → A076F型單打手成卷機 → FA231型梳棉機→(2)
(1)
→ FA311F并條機(兩道)→ FA322并條機(自調勻整)→FA423A
(2)
型粗紗機→ FA506型細紗機 → NO.21C自動絡筒機。
4. 各工序技術措施
4.1 原料的預處理
因絹絲易起靜電,可紡性較差,不能純紡,而酷絲棉具有較高的吸濕性,可紡性好,所以采用和毛的方式,提高絹絲的可紡性,使紡紗順利進行。
生產時首先要對絹絲進行稱重、撕碎處理,同時噴灑一定量的水和適量的抗靜電劑,提高絹絲的導電性或電子的傳遞能力,提高其抗靜電作用,并選擇高溫高濕的儲棉室對原料進行悶放24小時以上,將絹絲的回潮率提高到14%左右,再和酷絲棉按比例分組混合,然后經和毛機使而兩種纖維得到充分混合,和毛過程中要對兩者進行給濕。
為提高天絲纖維的可紡性,生產前須對原料進行必要的養生處理,首先原料需提前進入生產車間開包,在生產環境中放置足夠的時間;其次應盡可能按照纖維的生產日期投入生產。
4.2清花工序
根據天絲、酷絲棉、絹絲纖維原料的特性,清花工序采用“勤抓、細抓、多松、少打、少落”的工藝原則。適當降低SFA035C混開棉機、FA106開棉機和綜合打手的速度,尤其是FA106開棉機打手改為梳針打手,速度降到最低檔,避免纖維損傷和產生束絲。提高FA002小車轉速,打手伸出肋條的距離要小,且小車每轉下降的距離要小,同時為了保證原料混合均勻,我公司分別采用兩圓盤同時抓取喂入。適當調整塵棒間的隔距,減少落棉,提高制成率。開清棉工藝參數:FA106開棉機打手速度420r/min,綜合打手速度810r/min,棉卷干定量設計天絲400g/m,棉卷長度為30.6m,酷絲棉絹絲混合纖維360g/m,棉卷長度25.5m。
4.3梳棉工序
由于三種纖維本身疵點不多,不需要太多落棉,所以梳棉工序采用“輕定量、慢速度、緊隔距”的工藝原則,降低刺輥速度,減少后車肚的落棉,以減少梳理過程中纖維的損傷。梳棉工序的主要工藝參數見表1。
4.4并條工序
并條采用三道并合,并合數分別為5、8、8并。因幾種纖維的長度差異比較大,所以要調整合理的羅拉隔距,配置合適的欠伸分配,來確保熟條中纖維的伸直平行度,提高熟條的條干均勻度。生產中因絹絲的存在出現繞皮輥的現象,我們選用具有一定的硬度、彈性高、耐磨性好、且有較好抗靜電作用的特殊皮輥,對減少膠輥繞花起到很大的作用。主要工藝參數見表2。
4.5 粗紗工序
由于細紗采用賽絡紡紡紗方式需要兩根粗紗喂入,所以考慮細紗的欠伸能力,保證成紗條干均勻度,粗紗要采用輕定量。但輕定量的粗紗對粗紗的工藝參數等要求特別高,尤其是卷繞過程中的張力控制,所以要嚴格控制好粗紗張力,防止因張力不穩而帶來紗條的意外欠伸,產生細節,造成成紗條干等質量指標惡化。由于絹絲和天絲纖維表面摩擦系數小、抱合力差,纖維易卷曲,粗紗捻系數應偏大掌握。為提高粗紗條干,粗紗后區牽伸倍數應偏小控制,同時后區隔距應適當放大。并粗工序的濕度應比生產純棉提高5%左右,我們采用蒸氣加濕的措施。粗紗主要工藝參數見表4。
4.6 細紗工序
為提高成紗質量,改善條干,減少紗疵,細紗工序采用了“大的前區和后區羅拉隔距、小的后區牽伸倍數、小鉗口隔距”的工藝原則。同時,采用了低速度、重加壓的措施,為減少成紗細節,我們采用了小間距的紗條喇叭口。另外,為保證車間生活好做,車間采用局部加濕的措施,使生產該品種的相對濕度控制在65%左右,以減少因靜電現象造成的纏繞羅拉、膠輥現象。在專件器材方面我們采用了鍍氟鋼領、鋼絲圈等。細紗主要工藝參數:后區牽伸倍數:1.136,羅拉隔距:19mm×43mm,捻系數352,隔距塊鉗口2.5mm,錠速14500r/min。其成紗質量指標見表5。
4.7 絡筒工序
針對絹絲易起靜電,所以要適當降低槽茼轉速,減少毛羽,槽筒通道光潔,無毛刺。同時,應合理配置電子清紗器的工藝參數,因賽絡紡是兩根須條進入牽伸區,纖維被吸風口吸走的要多一些,易出現細節紗疵,所以要嚴格設計細節等工藝參數。
5. 結束語
5.1 絹絲和Tencel纖維摩擦系數小,纖維間抱合力差,在生產前須經過必要的養生處理,以減少靜電現象、提高纖維的可紡性,同時車間的相對濕度應偏大掌握。
5.2 在工藝上機方面,應注意根據實際情況和纖維特性合理的優選各工序工藝參數,但各部速度均要偏低掌握為宜。
5.3 天絲、絹絲及酷絲棉混紡紗線加工的針織面料具有華貴的外觀、良好的懸垂性、手感好、穿著舒適,對人體皮膚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因此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
(山東德州華源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雒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