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藍色羊毛標樣1 - 8與L2 - L9 的區別是什么?是否可以互相替代?
在GB/T 8427-2008和ISO 105 B02: 1994 中,對藍色羊毛標樣1 - 8與L2 - L9有詳細的描述,他們的成分都是羊毛,都有8個級別的藍標,且每一較高編號藍標的耐光色牢度比前一編號約高一倍。但他們使用的染料和制作工藝不同,藍標1 - 8是分別用8種不同耐光色牢度的染料染成,適用于GB/T8427-2008和ISO 105 B02: 1994中規定的歐洲曝曬條件。而L2 - L9是用兩種染料對原纖維進行染色,再將染色后的兩種纖維以不同的配比制作成藍標L2- L9,適用于GB/T 8427-2008和ISO 105 B02: 1994中規定的美國曝曬條件,且適用于AATCC TM 16。 藍標1 - 8和L2 - L9之間不能混用,測試結果也不能互換。
2、現在的耐光色牢度測試儀的面版上都顯示了箱體內的相對濕度,為什么還要用濕度控制標樣校準呢?校準過程是怎樣的呢?
目前的耐光色牢度儀大都可以顯示箱體內的相對濕度, 但在GB/T 8427-2008和ISO 105 B02: 1994中規定每天用濕度控制標樣校準箱體內的濕度。其原因是濕度控制標樣校準的并非箱體內的“相對濕度度”,它是結合了空氣溫度、試樣表面溫度和決定曝曬過程中試樣表面濕氣含量的空氣相對濕度來定義的。“有效濕度”直接影響對濕度敏感樣品的耐光色牢度測試結果。所以GB與ISO標準規定需每天檢查箱體內濕度。濕度控制標樣是用紅色偶氮染料染色的棉織物。其使用方法如下:
1) 將一塊不小于45 mmX1Omm的濕度控制標樣與藍色羊毛標樣一起裝在硬卡上,并盡可能使之置于試樣夾中部,見圖1。
圖1
2) 將部分遮蓋的濕度控制標樣與藍色羊毛標樣同時進行曝曬,直至濕度控制標樣上曝曬和未曝曬部分間的色差達到變色樣卡4級。
3) 此時用藍色羊毛標樣評定濕度控制標樣與哪一級藍色羊毛標樣的色變一致,如,在歐洲曝曬條件的通用條件下,濕度控制標樣曝曬與非曝曬部分間的色差應與5級藍色羊毛標樣的色差一致。如不一致需重新調節控制器以保持規定的黑板溫度和濕度。
3. GB/T 8427-1998和GB/T 8427-2008在方法3的規定中有哪些不同?在GB/T 8427-2008和ISO 105B02: 1994 方法3 中,應曝曬一個階段還是兩個階段?最后應形成幾個分段面?
在GB/T 8427-1998 的方法3 中規定,選用“一塊按規定為最低允許牢度的藍色羊毛標樣和另一塊更低的藍色羊毛標樣。連續曝曬,直到后一塊藍色羊毛標準的分段面上達到灰色樣卡4級(第一階段)和3級(第二階段)的色差。”此描述與ISO 105 B02 1994 的英文原意不一致。在GB/T 8427-2008 中將“直到后一塊藍色羊毛標準的分段面上達到灰色樣卡4級(第一階段)和3級(第二階段)的色差。”修改為“直到最低允許牢度的藍色羊毛標準的分段面上達到灰色樣卡4級(第一階段)和3級(第二階段)的色差。”這樣就與ISO 105 B02: 1994原意保持一致了。在GB/T8427-2008 方法3 中,只說明了有色試樣需曬兩個階段(灰色樣卡4級和3級) ,并未明確說明應使用幾個遮蓋物遮蓋試樣和藍色羊毛標準,所以對于方法3應曬出幾個分段面始終存在爭議。其實同樣是曬兩個階段,使用一個或兩個遮蓋物對于實驗過程沒有影響,但為了方便最后的評級比較,建議曬出三個分段面。即,遮蓋試樣與藍色羊毛標準的三分之一,當最低允許牢度的藍色羊毛標準的分段面上達到灰色樣卡4級(第一階段)時再遮蓋住三分之一,直到最低允許牢度的藍色羊毛標準的分段的面上達到灰色樣卡3級(第二階段)。試樣與藍標示意圖見圖2 (以最低允許級別4級為例)。
4 在一些產品標準中,有的耐光色牢度要求選用方法3 ,且質量要求是中間級別,如, 3-4 ,應如何測試呢?
某些產品標準中的確有這樣要求,有的專家說這種提法是完全錯誤的,因為實驗人員無法選擇藍色羊毛標準。但由于目前部分現行產品標準就是這樣規定的,對于操作人員建議使用方法3進行實驗,再參考方法1 的評級方式來評價。例如,標準要求是3-4 ,我們就選擇4級和3級藍色羊毛標準用方法3規定的要求實驗,評級時可參考方法1 的評級方式,因為有了4級和3級藍色羊毛標樣,理論上我們是可以評出試樣測試結果是否達到3-4級的。
5 美國AATCC標準中AFU是什么單位?與小時數的關系是什么?
出差成本高、采購成本高、時間成本高,采購商找面料太難了!別急,全球紡織網小哥找布服務,找布快,價格準,服務優,助您快速完成訂單。
小哥找布服務是中國輕紡城數字化轉型升級配套服務,小哥找布服務是中國輕紡城數字化轉型升級配套服務,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