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條件下半精紡絹絲山羊絨產品紡紗工藝設計
2008-11-12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全球紡織網11月11日訊
半精紡經過幾年的迅速發展,在行業中已初具規模,
半精紡技術的日趨完善。廠家由90年代的幾家,發展到現在的幾百家。由于
半精紡得投資比較小,許多私營老板得經濟條件有限,或以節約成本的角度上來考慮,在某些生產環境比較差的企業中對于一些高檔產品如:絹絲
山羊絨類的產品很難紡紗成功。本人經過十幾年的經驗積累,能在車間溫度0℃左右,相對濕度70%的環境下,保質保量的完成高支絲絨產品的正常生產,特將偶的紡紗心得提供大家參考,不足之處還望指教。
以85%絹絲15%
山羊絨、 120NM/2為例,通常的車間溫度25℃以上,相對濕度80%左右,方能正常生產,此法可在0℃,相對濕度70%左右的惡劣條件下正常生產。
一、原料:絹絲用1號桑綿球,切斷長度41MM
二、和毛(染色忽略)
1、 先將
山羊絨加1.5%和毛油(非離子)、0.8%抗靜電劑、0.3%甘油、23%水過和毛機養滲3小時(時間再長點會更好)待用;
2、將絹絲經250%水、3%抗靜電劑、5%SB(一種常用物品,具有抗靜電,保濕 、吸濕的功能)0.08%甘油充分洗浴后脫水烘干,回潮在15%左右。
3.將絹絲先開松后與羊絨混合過兩遍和毛機后回潮掌握在16%左右便可以直接上機了。
三、梳機(直接容積式小毛斗配186G型梳棉機)
蓋板隔距9、8、7、7、8;錫林速度:400r/min,刺棍1000 r/min,道夫: 18 r/min,條重12G/5M。通過上面的和毛工藝處理,在梳機上得上機回潮適中,定量較輕,使得
纖維能梳機上得到充分的梳理,不會產生如:錫林掛花、毛粒及飛花嚴重等現象,開出得生條平直、光滑為并條工序生活好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并條(FA306)
由于前道梳機沒有自調勻整,并條工序需開三并,定量要輕,前區/后區的牽伸倍數按從大到小設計,并條隔距,頭并/二并48*53;三并:46*51;出條速度108M/MIN;末并條重定量:13G/5M控制,條干CV:15%左右。
五、粗紗(A454G)
以小牽伸小隔距為念, 羅拉隔距26mmX31mm條重定量:2.8G/M.皮棍涂料用彈性復合型碳黑涂料處理,捻系數135以內. 后牽伸倍數控制在1.2左右, 控制游離
纖維,
紗線雛形毛羽減少,在松解牽伸加捻的過程中,體現原料的柔軟,潤滑有豐滿度;條干在22%便可以順利開車了.
六、細紗(FA506)
采用6853寬下肖,羅拉直徑27MM,錠盤直徑24MM的設備基礎,捻系數在113左右,錠速12000 r/min,皮輥硬度在73°落紗后存放3~4小時便可以上絡筒機了。
后序工序倍捻,如做
針織紗其雙紗捻系數0.56,機織紗用0.8系數根據客戶所需而定。由于此紗為高支紗,再復一遍絡筒經電清、捻結器便可制成高質量高支數得絲絨
紗線了。
綜合評定紡織工藝:在優化原料,節約能源,適應各種環境的基礎上積極開發產品絲絨高支
混紡紗,成紗后效果體現在毛羽少,抗起球能力高,
紗線光亮,彈性適中,并最終完成紡織成紗后的織物紋路平整, 手感輕薄滑爽,色光油亮,吸濕性強、透氣性好、耐磨、立體感,懸垂性,華貴等特點,十分適合于春秋季以及初冬穿著。
作者介紹:山東新易豐
毛絨制品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副總經理 滕成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