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環(huán)保意識的增強,舒適美觀和符合環(huán)保要求的產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由于純苧麻布具有涼爽、吸濕、透氣、抑菌等優(yōu)良特性,因而也越來越受到了人們的青睞。但由于苧麻纖維本身固有的一些特性,織造時存在著一些難度,因此織前準備中的漿紗成為生產中的關鍵。
苧麻紗特性
苧麻纖維是初生韌皮纖維,纖維細胞很長,一般達60~250mm,最長達550mm,寬20~45μm,細胞排列疏松,沒有明顯的束狀組合,細胞大小差異較大。苧麻纖維長度較長、細度較粗、初始模量大、彈性較低、表面光滑,纖維間抱合小,成紗后雖單紗強力較高,但強力不勻率大,毛羽較長,麻絲、弱捻、粗細節(jié)較多,造成織造時經向斷頭較高,對織機效率影響較大。
影響織機效率的主要原因
由于苧麻織物織造時經向斷頭率較高,企業(yè)的織機效率一直在60%~65% 之間。通過企業(yè)長時間的觀察和分析,發(fā)現(xiàn)引起純苧麻布經向斷頭的主要原因如下:
1) 紗線條干不均勻,在細節(jié)、弱捻處被拉斷。
2) 毛羽過多過長,在織造開口過程中造成鄰紗糾纏,開口不清而斷頭。
3) 紗線過于脆硬,經受不住織機開口過程中反復拉伸,造成斷頭。針對上述原因,要求企業(yè)紡部在紡紗過程中將如何伏貼毛羽、柔軟保伸做為關鍵。
優(yōu)化漿料配方
苧麻纖維屬于纖維素纖維,根據“相似相溶”原理對純苧麻紗上漿采用以PVA、淀粉和丙烯類漿料這些含有大量羥基的漿料為主的配方,漿紗工藝以滲透和被覆并重、貼伏毛羽、保彈保伸為原則。在長期生產過程中,由于必須在漿紗過程中貼伏大量紗線表面的毛羽,紗線上漿率較高,因此,漿紗手感粗硬、彈性差、伸長小,在織造過程中容易脆斷,嚴重影響了織機效率的提高。上漿率低時紗線雖較柔軟,但毛羽貼伏差,在織造時停經片片、綜絲、鋼筘等處易積聚大量毛羽、短絨,影響了織造
的順利進行。我們通過提高織布車間溫濕度的辦法改善紗線織造性能,但空調費用高、成本大。然而,在試用NY05 漿料后,上漿后的紗線手感很柔軟,經紗脆斷現(xiàn)象大大改善。
漿紗的織造效果
配方1 為:PVA 25kg,QL90 20kg,氧化淀粉50kg,QL W 3kg。配方2 為:PVA 18.5kg,NY05 62.5kg,柔軟劑2kg。
NY05 漿料對苧麻纖維具有較強的黏附力,漿膜彈性好,耐磨性好,配方簡單。漿液組分少,調漿操作方便,漿料成本從0.174 元/m 降為0.147 元/m,經濟效益明顯。企業(yè)在純苧麻品種上大量使用NY05 變性淀粉后,漿紗毛羽明顯減少,紗線手感柔軟,經向斷頭、“三跳”疵點明顯減少,織機效率得到顯著提高。(來源:紡織服裝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