滌綸具有較高的初始模量,回彈性適中,制做的織物保形性好,尺寸穩定,有身骨。這些特點正好彌補了大豆蛋白纖維的不足;而后者的長處也同樣成為前者的補充。所以兩者形成良好的優勢互補。但是普遍滌綸纖維結構緊密,分子中缺少吸離子染料的基團,故難以染色,必須在高溫高壓條件下用分散性染料染色,而高溫對混紡交織的大豆蛋白纖維來講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障礙”。因此普通滌綸不適合與此混紡,而應采用聚酯新合纖,其中已工業化大量生產的有陽離子染料可染改性滌綸,它可以在常溫常壓條件下染色,從達到最佳染色效果來看,應在沸染溫度下進行,并保溫一定的時間。為了使大豆蛋白纖維不受沸染溫度的影響,可以適當降低染色溫度至95℃以內。
一般染較淺色豆纖/滌綸混紡交織物,可以采用酸性(或棉用活性)染料和陽離子染料一浴法。為防止兩種染料正負離子的結合產生沉淀,可施加抗沉淀劑。如染較深色豆纖/滌綸混紡織物則應采用二浴法,先染豆纖,后染改性滌綸。
目前,該織物是大豆蛋白纖維混紡織物中染色較難的品種。主要反映在鮮艷度和色牢度方面還需進一步研究和提高。(中國印染化學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