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會上,王樹田表示,未來5年,紡機行業將保持中低速平穩前行,行業過剩產能將會被逐步整合。他提出,紡機器材發展與主機發展應結合的更緊密,通過不斷產品創新提升行業整體水平,在產品銷售方面要更注重國際化。
常州鋼筘有限公司董事長施越浩認為,在主機向智能化發展、織機速度越來越高的前提下,我國鋼筘總體水平雖已完全滿足織機的需求,但其發展已明顯與主機發展不同步。鋼筘的生產方式、生產工藝的提升速度遠落后于人工工資的提升速度。他認為,優化流程、綠色生產、提升自動化及智能化水平是提高勞動生產率、減少生產成本的主要落腳點。
山東金鵬針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永令、安徽八一紡織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長華文亮、昆山凱意織針有限公司董事長錢火根,針對當前企業中普遍存在的回款難、三角債、低價競爭等不良現象談了自己的看法。華文亮特別指出了膠管、膠圈產品難以智能化的現實困難,研發投入與維持生產的不匹配已引起行業焦慮,而后道加工設備該如何研發同樣也應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