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工業4.0”、美國的“工業互聯網”以及我們國家提出的的“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行動計劃,都有一個共同目標,便是走向智能制造,這個趨勢非常明確。
智能制造有5個主要特征:
【第一是裝備智能化】很重要的一個表現便是能夠通過傳感器感知裝備的運行環境、各種運行參數,通過知識庫、專家系統對這些運行環境和運行參數進行分析,獲知裝備的運行狀況,給操作人員以提醒,甚至是自動做出判斷,調整參數。另一個表現是裝備可以聯網。裝有嵌入式系統的裝備,可以將自身的運行參數和運行狀況通過互聯網絡,傳送到用戶或者設備的制造商處,以供了解裝備的運行狀況,并做出遠程診斷和運行維護的提示,進行最優的控制。
【第二是制造智能化】紡織機械智能化只是一方面,紡機制造的過程也要實現智能化。例如,通過柔性制造系統、柔性生產線、柔性制造單元對紡機的零部件進行加工;采用VGA小車搬運,自動化立體倉庫,實現物流智能化。通過制造執行系統對車間作業計劃、優化排產、進度跟蹤、質量管理、人員管理、設備運行狀態的監控等形成智能制造車間。
【第三是經營智能化】通過企業資源計劃ERP、供應商關系管理SRM、客戶關系管理CRM,實現企業之間和企業不同車間之間的內外供應鏈的優化和控制。
【第四是服務智能化】紡機裝備售出之后,可以通過遠程的監控,了解裝備在哪些下游企業作業、目前的工作狀態如何、運行參數如何、是否需要換油或者更換零配件,對于紡機這些狀況都可以收到及時的反饋。
【第五是經營決策智能化】通過大數據分析,為企業的管理人員提供科學的經營決策依據。
紡織機械的未來趨勢是走向高速和高精度,智能化是紡機發展的一個必然方向。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企業根據自身的情況和發展戰略,進行合理的統籌和規劃,階段性的向智能化這個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