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四川省纖維檢驗局牽頭完成的“纖維清潔度自動檢測儀”通過了成果鑒定,填補了該領域空白。
據了解,“纖維清潔度自動檢測儀”是根據朗伯-比耳定律,找出了纖維清潔度與萃取液的濃度、透射比、吸光度、濁度間相互關系,制定了纖維清潔度自動檢測的標定方法和校準方法,創新性地采用了垂直光路設計,研制了一種新型的纖維清潔度自動檢測儀,填補了纖維清潔度自動監測儀領域的空白。
據悉,該項目獲得實用新型專利一項,發明專利一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項目所研發的儀器實現了以儀器化檢測方式取代傳統的人工檢測方式,為檢測數據準確、客觀提供了新的技術裝備。纖維清潔度自動檢測儀將用于羽絨、羽毛等纖維的清潔度檢驗。它使清潔度由儀器檢驗替代人工檢驗,最大限度地消除了人為因素對檢驗結果的影響,將會使纖維清潔度檢驗方法更加科學。
現行的羽絨、羽毛清潔度檢測方法采用透明度計人眼觀看法,由于透明度計的高度、環境光強度、檢測人員視力、情緒等因素對檢測的影響,檢測結果存在較大的人為因素和不確定性。“纖維清潔度自動檢測儀及其檢測方法”研制采用垂直光照法,通過光電轉換將纖維清潔度檢驗儀器化,檢測結果數字化,并自動完成統計、評判、打印,將最大限度地消除了人為因素對檢驗結果的影響,將使纖維清潔度檢驗方法更加科學、有效。
日前,受四川省科學技術廳委托,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成都組織專家對四川省纖維檢驗局牽頭完成的“纖維清潔度自動檢測儀的研制”進行了成果鑒定,鑒定委員會一致同意通過成果鑒定。
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該項目創新性強,技術難度高,所研發的儀器填補了我國纖維清潔度儀器化檢驗的空白,項目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專家組建議進一步加強軟件技術升級研究,將項目成果盡快轉化為標準,并加大推廣應用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