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云紗制作的古裝
用野生植物的根莖做香云紗的染料
昨日,順德區政協委員陳卓雯告訴記者,去年,深圳一家服裝企業無視香云紗原產地是順德的客觀事實,搶先申請并且獲得被譽為國際貿易中產品“經濟護照”的“原產地地理標志”------這是我國紡織行業中唯一一家獲“原產地地理標志”的產品。
記者了解到,這個結果已經引起了順德區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年前,除作為主管部門的順德區檢驗檢疫局向國家檢驗檢疫總局申訴外,剛剛結束的兩會中,有政協委員已經就此向政府提交提案,建議順德區政府對此采取對策,保護“香云紗”這個當地最著名的文化遺產和防止具有極大商業價值的品牌落入異地。
順德文化遺產落戶深圳企業
去年夏天,深圳市一家規模只有幾十人的服裝公司突然向當地媒體宣布:該公司申請注冊“香云紗(香云莎牌)”“原產地地理標志”稱號,已經獲得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審核通過,成為深圳首家“原產地地理標志”產品。
然而,熟悉“香云紗”的人都知道,這種幾近失傳的珍貴絲綢面料,目前只有順德區的3家作坊依靠祖傳絕技可以生產,為什么這樣的文化招牌卻成了深圳一家小企業所擁有?
對于這起正在引發沖突的注冊事件,成功注冊“香云紗原產地地理標志”的深圳該公司負責人曾解釋:這是因為“原產地地理標志”更注重生產企業清晰的品牌戰略,而他們的企業在深圳。
由于目前能生產香云紗絲綢面料的3家作坊經濟規模較小,沒有相應的意識和能力走上維護“香云紗”商業價值的前臺,因而都是順德區有識之士在為此呼吁。
政協委員:“香云紗”是順德獨家傳承
在剛剛結束的順德區兩會上,順德區政協委員陳卓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在向政府提交的提案中認為,順德和深圳雖然都屬于廣東省行政區域,但是完全不屬于一個地域的概念,獲“原產地地理標志”稱號的產品,其質量特征完全取決于地理環境、人文背景、歷史淵源等條件,也體現國家對優秀傳統工藝和文化遺產的支持和保護程度。
目前,中國政府已經對茅臺酒、龍井茶、中華香煙、紹興酒、盤錦大米等300多個地理標志產品進行注冊登記保護,但是這些的產地標志都在產品本身的生產地,并沒有“香云紗”這樣明確是在順德獨家傳承的工藝產品,卻在深圳“落戶”。因此,陳卓雯認為,深圳企業的申請登記是不合理的。
陳卓雯透露,處于對“香云紗”這個當地珍貴文化品牌的保護和關心,順德區檢驗檢疫局已經向國家質檢總局提請申訴,并且準備申請注冊順德“香云紗”的“原產地地理標志”。(記者陳明、周潔瑩攝影報道)
曾是富家青睞奢侈品
香云紗曾經是電影人物“南霸天”的經典裝束。根據記載,香云紗本名“響云紗”,是一種用廣東特色植物薯莨的汁水對桑蠶絲織物涂層,再用珠三角地區特有的含礦河涌塘泥覆蓋,經日曬加工而成的一種昂貴的紗綢制品。由于穿著走路會“沙沙”作響,所以最初叫“響云紗”,后人以諧音叫作“香云紗”。
在明永樂年間,廣東開始生產并出口香云紗。上世紀四五十年代香云紗曾流行于嶺南,深受當時富貴人家的青睞。在歷史上,香云紗的價格最貴時曾賣到每匹12兩白銀。
然而,自上世紀50年代以后,這項古老的生產工藝幾近失傳,目前為止全中國大概只有3家企業在生產香云紗。據記者了解,目前國內的香云紗主要用于出口,只有很小一部分銷往國內市場。順德的生產者說,目前一件香云紗的上衣,市場銷售價在750元左右。而上等香云紗,最貴時可賣到250元一米。
“原產地標志”
這是國家對于某種產品的來源地作出明確標示的重要標志或符號,在以后的推廣、使用和商業利用受到保護和尊重,具有不可估量的經濟和社會利用價值,被譽為國際貿易中產品的“經濟護照”。“原產地地理標志”屬于先申請原則,只要沒有明顯違背標的物的生產價值和產地歸屬,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通常會予以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