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超仿棉”—— 引領紡織行業轉型升級
2015-03-30 10:33:00 來源:中金在線
“超仿棉”是利用人造纖維通過改善面料性能,造出高仿純棉的面料,是紡織業發展的重要方向。超仿棉產品具有高品質、多功能、低能耗、低排放等特征,是聚合改性紡絲、紡紗、織造、染整等多項技術相互融合的產物,其聚酯含量大于85%,是差別化、功能化的滌綸纖維,包括長絲仿棉與短纖仿棉兩大類。
超仿棉有別于一般的仿棉工藝,兼具棉與滌綸的優良特性,主要優點有:(1)吸濕力強,透氣性良好,超仿棉吸水速度是聚酯纖維的2倍,干燥速度是棉的4倍;(2)強度高,彈性好,堅牢耐用,抗皺免燙;(3)耐光性好,其耐曬能力勝過天然纖維;(4)耐各種化學品性能良好,抗菌防霉;(5)穿著舒適,不會產生靜電,防敏感,易清洗。
我國紡織化纖工業正處于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階段,而棉花缺口已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難題。作為聚酯行業乃至整個紡織工業升級換代產品,超仿棉合成纖維及其紡織品產業化技術開發意義重大。目前,超仿棉的開發與產業化應用進程正邁出實質性步伐。江蘇新沂國家級超仿棉及配套產業園正打造100萬噸產能的超仿棉上下游產業鏈。國內高仿棉滌綸長絲生產企業主要有蘇州金輝、江蘇恒力、江蘇盛虹、福建百宏等。超仿棉滌綸短纖也處于探索和開發階段,生產企業主要有儀征化纖、江陰華宏、德賽化纖等。
作為中部地區的產棉和銷棉大省,湖北是中國“北棉南紡”、“西棉東紡”產業格局的樞紐,紡織行業產銷總量居全國第7位,中部六省第2位,可即時發布天門棉花現貨指數。但盡管如此,湖北省的紡織行業發展任重道遠,需尋求新的突破點。湖北應抓住機遇,充分利用武漢80萬噸乙烯工程、襄陽江南鴻達合成聚酯纖維項目、黃岡霞客環保色紡再生聚酯無染紡項目等,加強以超仿棉為代表的新一代化學纖維的開發研究,并推動其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