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討調濕平衡對馬克隆值測試結果的影響。通過對軋工方式不同的兩種棉花,分別在調濕平衡前后對樣品進行測試,結果表明調濕平衡對馬克隆值測試結果影響不大。
關鍵詞:調濕平衡;馬克隆值;鋸齒棉;皮輥棉
馬克隆值是一定量棉纖維在規定條件下的透氣阻力的量度,它是棉纖維線密度與成熟度比的乘積,以馬克隆刻度表示。由馬克隆值定義可知馬克隆值綜合反映了棉纖維細度(即線度)與成熟度,與成紗質量和紡紗工藝有密切關系。馬克隆值高的棉纖維成紗條干均勻,外觀光潔,疵點少,成品的制成率高。但馬克隆值過高會影響成紗強力,過低往往影響成品的染色性能。只有馬克隆值適中的棉花,才能兼顧兩個方面,獲得較全面的經濟效果。進口棉花細度指標一般是必須檢測的項目,與貿易結算息息相關,因此馬克隆值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非常重要。在進口棉花貿易中,合格馬克隆值通常為3.5~4.9,如果由于測試誤差使馬克隆值在3.5或4.9左右時,檢測人員就很難做出公正合理的判斷。有些標準中要求馬克隆值樣品在常溫下平衡至正常,還有標準要求馬克隆值樣品在恒溫恒濕條件下平衡24h以上。為此,本文選取進口量相對較大的印度皮輥棉、美國鋸齒棉兩種軋工方式不同的棉花作為樣品,通過比對試驗來驗證樣品平衡對馬克隆值的影響。
1 檢測儀器及試驗方法
因為775氣流儀和Fibronaire氣流儀檢測值僅檢測至一位小數,所以選擇檢測數據較為精確的HVI1000大容量纖維測試儀檢測。試驗參照GB/T 20392—2006《HVI棉纖維物理性能試驗方法》
和《HVI1000大容量纖維測試儀應用說明》進行。
1.1 樣品準備
從實驗室批樣分別取10個印度棉花樣品和10個美國棉花樣品,讓樣品開松至正常狀態后進行檢測。檢測完畢后,再把樣品放置在溫度(20±2)℃、相對濕度為(65±4)%的恒溫恒濕條件下預調濕平衡24h進行檢測。
1.2 檢測數據
檢測數據見表1。
2 分析與討論
由表1數據可見,無論是鋸齒棉還是皮輥棉,在預調濕前后,馬克隆值是有差異的。兩種狀態下結果差異分析如下:
2.1 t 檢驗法
3 結語
(1)兩種軋工方式的棉花,調濕前后馬克隆值沒有顯著變化。
(2)考慮到樣品調濕的時間和工作成本,在進行馬克隆值檢測時可以不對樣品進行調濕處理,但是一定要使棉樣恢復至正常狀態,特別是皮輥棉。
(3)在進行馬克隆值檢測時,一定要檢出棉樣中的大雜質,以免影響檢測結果。
參考文獻:
[1]GB/T 20392—2006 HVI棉纖維物理性能試驗方法 [S].
[2]何永政.質量檢驗不確定度與應用數理統計[M].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2009.
[3]全國棉花質量檢驗人員執業資格考試專家委員編.棉花質量檢驗[M].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郝紅娟,山東濱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亓林敏,濱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中國纖檢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