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紹興縣陶堰鎮中心小學收到了國家知識產權局的一封信,他們的“一種多功能救生繩”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而發明人是11歲的該校四年級學生金青峰。
地毯搖身變成救生繩
“這就是多功能救生繩!鼻疤煜挛,記者來到陶堰鎮中心小學,金青峰的指導老師邵炎良手上拿著的一塊地毯,讓人怎么看都像一塊墊子而非繩子,正當記者納悶之時,邵老師將地毯上纏繞的線一扯,“變”出了一根近10米長的繩子。
“其實結構十分簡單,包括底襯和阻燃繩兩部分,阻燃繩由細鋼索和阻燃布組成。平時阻燃繩由細線固定在底襯上,等同于一塊地毯,必要時可以迅速展開變成一根救生繩。”邵老師說,高樓發生火災,逃生通道又無法正常使用時,利用繩索從窗戶逃生不失為一個好的自救方法。然而,往往因為沒有現成的專業救援設備,一些人只能用床單等物制成簡易繩索進行逃生,卻存在“繩索”強度不夠、抗燃性能差等安全隱患。
“你也許不會去買救生繩,但會買具有救生繩功能的地毯。”對于學生的這個發明創意,指導老師邵炎良很是得意,“將消防救生工具和家用地毯結合,平時作為家用地毯存在,是家庭裝飾的一部分,鮮艷且不占額外空間。當出現緊急情況時,只需切斷地毯上的細線,將繩子抽出,即可作為救生繩使用。而使用后借助縫衣針、細線又可復為地毯!
創意來自生活
這個創意是怎么來的呢?也許應該歸功于對生活的細心觀察,以及一堂科技創新訓練課上的靈光一現。
邵炎良告訴記者,學校有一個科技發明興趣小組,去年的一堂課上,他講到了發明技巧中的組合替代法,將兩種以上不同功能的物品組合起來,可以產生新的功能。
“老師,地毯可不可以和救生繩組合在一起呢?”11歲的金青峰舉起了手。
金青峰告訴記者,以前研究過家里的地毯,覺得地毯條紋很有意思,好像是由一根根繩子纏繞起來的。如果把救生繩纏繞在地毯的底襯上,不就成為了一塊地毯了嗎?如果這塊地毯可以比較容易拆解,必要時又可以變成一條救生繩。
金青峰的創意得到了邵炎良的鼓勵,師生們很快開始動手將創意實現。
合適材料找了一個月
“設計的方案很簡單,只要把救生繩呈S狀用線固定在地毯底襯上即可,但需要解決防火、承重和易拆解的問題!鄙垩琢几嬖V記者,救生繩不能使用普通的救生繩,需要有與地毯一樣的毛茸茸的質感,同時還要有防火阻燃、強度大等特性。線的固定方法有特殊要求,也不能太細,否則作為地毯時不耐用,同時還必須能在較短時間內拆解。
為了找到合適的材料,金青峰與邵炎良嘗試了很多種可能。
玻璃纖維有防火性能,但對人體健康有影響;防火窗簾又沒有地毯的毛茸茸的質感。最后,他們在淘寶網上發現了一種航空線毯的線料,有相當好的阻燃性,符合環保指標,也符合家里常用地毯的質感,終于解決了材料的問題。僅僅為了尋找到合適的材料,就花費了近一個月時間。
救生繩內芯是直徑3毫米的鋼絲材質,阻燃線料包裹纏繞在鋼絲繩外圍,再用稍粗的棉線將救生繩成S形固定在地毯底襯上。一塊具有救生繩功能的地毯就做好了。
“根據內芯鋼索的強度數據,這根救生繩能達到200公斤的載荷力,即便是承受2個成年人的體重都綽綽有余!鄙垩琢颊f。
愛思考的11歲男孩
站在記者面前的這個小男孩,言語不多,稚氣未脫的臉上稍顯羞澀。
“愛學習、愛思考、勤于實踐!边@是老師們對金青峰的評價。記者了解到,入校以來,金青峰一直擔任班長職務,各科成績名列前茅,每學期都被評為三好學生。
“觀察入微膽大心細,對科學現象喜歡刨根問底,看到好玩有意思的東西喜歡琢磨,有好的想法就會記下來,去尋找可行性,動手能力也比較強!鄙垩琢几嬖V記者,金青峰雖然只有11歲,卻已有兩年的“發明史”,曾多次發表科學小論文并獲獎。(紹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