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銅氨面料的性價比
企業貿易部總經理姚云珍介紹說,銅氨面料是從棉花籽中提取的,符合當前環保低碳的大趨勢,另外從產品本身來看,透氣性、懸垂感非常好,品質好且不帶靜電。由于目前銅氨原料都是從國外進口,織造和后整理設備都是專用的,因此價格會比較高。
“一般的銅氨面料價格是在每米30~60元,如果后整理附加了一些功能,價位會更高。”姚云珍說,“為了讓銅氨面料更廣泛地被市場接受,近幾年來企業在提高產品性價比上下了不少功夫。”首先從原料的配比入手,加大了銅氨與毛、絲、棉、滌綸等纖維的混紡比例,“面料經紗還是選用銅氨,這樣不會影響面料的特性。”其次,德伊的銅氨面料強調色彩和風格的變化,據姚云珍介紹,作為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的基地企業,幾乎每個月都有專業人員來到公司進行跟蹤指導,讓公司的時裝面料更符合流行趨勢,“當前客戶詢問度比較高的面料顏色偏粉一些,色調非常明快。”
為了豐富產品線,德伊在近期新開發了醋酸面料,適用于套裝、裙裝或是高檔里料。姚云珍說:“醋酸面料的性能與銅氨面料非常接近,而且價格相對便宜,透氣性非常好,詢問度也非常高。”
適應內銷的“短平快”
雖然德伊當前還是以外銷為主,但企業逐步加大了內銷的比重,特別是金融危機后。為了更好地適應內銷市場,德伊加大了新品研發的力度,企業的研發中心達到了60人的規模。
從外銷到內銷的轉變過程中,德伊也在不斷調整自己去適應國內“短平快”的操作模式。“外銷的交貨周期通常比較長,例如一些印花產品,之前大概是40天左右,現在做內銷的話,往往是10天就要交貨。”姚云珍說,此外內銷會占用企業一定的資金,對物流也有較高的要求,客戶通常還會上門驗貨。因此德伊加大了企業的運作管理,年初的“用工荒”也沒對企業產生過多影響。據姚云珍介紹,德伊接單量一直比較穩定,同時保證工人的待遇,到目前為止,企業的開工率還是比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