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紡織網11月5日訊 10月17日,“溫濕度對棉花回潮率測定影響及新型電測器”項目專家評審會在陜西咸陽召開。來自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中國棉花協會、中國棉紡織協會、國家纖維計量站、安徽財經大學、陜西省纖維檢驗局等單位的10位專家參加評審。中纖局徐水波總工程師主持會議。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建立的數學模型科學、嚴密、可信,填補了國內空白。研制的新型電測器設計合理,測量準確,主要技術指標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并具有四個創新點:一是能在較低、單一電壓下實現棉花回潮率的全程測定,避免換擋誤差,簡化操作;二是擴大了儀器的測試范圍:環境溫度-30℃~50℃、相對濕度15%~90%;回潮率測試范圍3%~13%。解決了電測器在低溫、高溫條件下測試以及低含水棉花回潮率的測試問題;三是具有對環境溫濕度、加工方式和長絨棉測試回潮率進行準確修正的功能;四是采用數字式壓力傳感器檢測壓力,增加濕度傳感器檢測儀器工作環境濕度,提高了儀器的性能。
與會專家一致同意該項目通過技術評審。同時希望陜西華斯特公司在完善電測器產品標準、檢定規程等工作后,配合《原棉回潮率試驗方法電測器法》國家新標準的實施,組織生產,滿足市場需求,并建議纖檢、棉花、農業、紡織等相關部門加強協調和指導,做好現行電測器的退出和新型電測器的推廣應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