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是中國最先進的紡織品制造基地,擁有世界最先進的無梭織機3萬多臺, 中國輕紡城是全球最大的紡織品專業市場,市場日客流量 10萬余人次,常駐的國外采購商達600余家,分別來自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以此為依托,中國紡織品博覽會已連續成功舉辦了六屆,現已成為國內最重要的紡織品專業展會之一。
中國輕紡城介紹:
中國輕紡城經過20多年的發展,市場經營規模不斷擴大,交易方式不斷創新,業主素質不斷提高,實現了持續快速發展,成為全國第二大專業市場、亞洲最大的紡織品交易中心。
1、市場群規模形成。
一是主體市場發展壯大。中國輕紡城市場的前身是柯橋輕紡市場,創建于1985年。1992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柯橋輕紡市場正式更名為“中國輕紡城”,成為全國首個被冠名“中國”的專業市場。經過20年的發展,市場建筑面積從近萬平方米擴大到了60.5萬平方米,經營戶從不到百戶增加到9842戶,其中公司化經營內資企業達到860戶,攤位(包括營業房)增加到15926個,擁有4大交易區18個專業市場;年成交額從千萬元上升到了2005年的276億元,連續十三年居全國十大專業批發市場第二位。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由時裝、印花、襯衫等面料及家紡、鞋帽、服裝等多個專業市場組成的龐大的主體市場集群。
二是配套市場形成氣候。錢清輕紡原料市場建筑面積30萬平方米,經營戶815戶,攤位1800個。2005年實現成交額173億元。國際物流中心建筑面積24.5萬平方米,入駐的聯托運企業達497家,2005年實現營業收入約3億元,物流量400余萬噸,居全省第一,已進入全國物流企業50強。
三是網上市場得到發展,2005年全年網上交易達1.12億元。
2、市場拉動作用明顯。中國輕紡城市場繁榮發展有力促進了縣域經濟社會的發展。
一是促進了經濟發展。2005年市場群直接成交額452億元,貢獻GDP約35億元,占同期第三產業GDP約1/3,占同期全縣GDP約9.1%。輕紡城市場的繁榮,帶動了工業、交通運輸業、住宿餐飲業、金融保險業和房地產業等行業的發展,特別是帶動了輕紡產業的升級發展,我縣年產布匹45億米,印染加工90億米,化纖110萬噸,服裝20億件,輕紡城市場為這些產品提供了銷售平臺和渠道,每年有約26億米布從市場窗口輸出。
二是推動了城市建設。輕紡城帶來了大量的人流、資金流,為縣城建設提供了基礎和平臺,吸引了大量民間資本參與縣城投資建設,有力地推動了縣城建設速度。
三是增加了財政收入。去年市場群直接為政府提供的稅收已達到3.37億元。通過市場的拉動,促進工業、交通運輸業、金融保險、中介等服務業、房地產業快速發展,而這些產業又為政府創造了大量稅收。
四是擴大了社會就業。以輕紡城市場為主的各類輕紡產品經營戶,為社會直接提供了約7萬余個就業崗位,柯橋常住人口中外來人口與本地人口比例已接近1∶1。
五是擴大了對外影響。由于市場規模大,人流、資金流、信息流集聚,使中國輕紡城的名聲遠揚,成了紹興的一張金名片,提高了紹興縣在外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