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大年初十,桐鄉市屠甸鎮,“80后”張曉鋒已經在兩條科技感十足的生產線上忙開了。“這次的試生產,對星悅紡織來說,意義重大。我們要力爭在3月的國際面料展前,拿出全球最好的針織面料,讓大家見識一下我們的高科技!”作為公司董事長,張曉鋒告訴記者,紡織產業在中國,不缺面料,但缺少好的后整理技術,星悅紡織就要做這樣的“突破者”和“領跑者”。和星悅紡織一樣,丁酉年伊始,許許多多的桐鄉企業都鉚足了勁,向新的技術、新的市場、新的目標發起挑戰。
2017年,桐鄉市全面吹響了振興實體經濟的號角。“實體經濟是桐鄉的立市之本、強市之基。要把發展實體經濟作為桐鄉經濟工作的‘綱’,緊緊圍繞先進制造業這個核心,突出主要目標、主導產業、主要平臺、主要力量,以實體經濟的大發展,推動桐鄉經濟總量擴大、質量提升。”桐鄉市委書記盛勇軍擲地有聲。
桐鄉是傳統的工業大市,但涉及工業經濟結構的兩個“70%”卻昭示著桐鄉打造先進制造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目前桐鄉規上企業中,70%從事毛衫、皮草、皮鞋等傳統特色產業,規上工業產值的70%來自于傳統特色產業。為此,桐鄉提出,未來五年,要通過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振興實體經濟等舉措,來實現“GDP突破1000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2000億元,累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不少于3000億元,其中工業生產性投入占到50%以上”的新跨越。
重實體、強實業,在這一理念的引領下,一大批產業先進、技術先進、裝備先進、管理先進的企業和項目在桐鄉發展得風生水起。打著傳統紡織牌子的“星悅紡織”就有著極高的科技含量——用液氨對服裝面料進行冷凍處理。這種工藝從分子層面將面料表面結構打散重新排列,做出來的面料,沒有刺癢感,回彈更快,顏色也更鮮亮。該生產線實現了多項技術突破,單專利申報就達到了十多項。以一個液氨罐子為例,上面竟有72個安全裝置,還配有自動檢測系統。
“總投資1.5億元的門檻不算低,這也代表了我們用高科技改造這一傳統產業的決心。”張曉鋒告訴記者,他們跑遍世界各個知名紡織設備生產企業,定制了目前全球最為尖端的設備。其中一條生產線,是目前全球第一條用于規模化生產的針織液氨生產線。這也意味著,未來世界上最好的紡織后整理技術可能會掌握在中國企業手中。“紡織產業在中國,不缺原材料,但缺少最好的技術。一項好的技術,可以讓中端的原料變成高端的面料。”張曉鋒告訴記者,兩條生產線滿負荷運轉后可以創造約3億元的年產值。
對張曉鋒來說,新上馬的生產線孕育著新的希望。而對于桐鄉來說,千千萬萬像星悅紡織一樣的企業,匯集成了實體經濟發展的強大力量。“今年我們的投資強度更大,全年計劃投資總量將同比增長163%。”作為桐鄉制造業發展的龍頭典范企業,巨石集團仍在全速前行。2017年,他們將繼續加快智能制造基地的建設,引領全球玻纖工業生產方式的新一輪變革。
位于桐鄉經濟開發區的雙環傳動(嘉興)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也在拼命奔跑。這家企業生產的齒輪被大量用于“上汽”新款汽車的雙離合自動變速器。去年,他們僅用6個月時間,就建成投產了總投資2.5億元、年產24萬套齒輪的一期項目。今年,他們將開建投資2億元的二期工程,目前已經開始土地平整。預計2020年生產總值將超10億元。
先進制造業的加速崛起,要靠存量,更要靠增量。為此,今年桐鄉還專門謀劃啟動了招商引智、項目推進、作風建設“三大工程”,明確鎮(街道)黨(工)委書記要集中精力抓經濟工作,通過加快一批重大項目的引進和落地來帶動發展。“圍繞創建中國制造2025試點城市實施方案和三年行動計劃,我們將全力做好要素保障,落實領導聯系重大項目、重大產業、重點企業制度,深入企業協調解決問題,同時以激勵機制增強企業發展后勁,努力保持并積極擴大制造業產業層次提升、效益提高的良好態勢。”桐鄉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說。
發展實體經濟,夯實經濟基礎,桐鄉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正悄然匯聚。來自該市經信局的數據顯示,今年桐鄉排定了總投資211億元的100項市級重大工業項目,其中億元以上項目42項目,5億元以上項目11項。目前已有23項順利開工,項目數同比增長43.75%,其中超億元項目7項,無論是項目成熟度還是項目規模都好于往年。重大工業項目的“開門紅”在這個丁酉年的春天,為桐鄉經濟未來的騰飛埋下了希望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