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江蘇、時尚江蘇”譜出新篇章
江蘇紡織業“創新驅動、內生動力、綠色發展”鞏固新優勢
在一年一度的江蘇國際服裝節即將于
創新驅動
釋放江蘇紡織新動能
2014年江蘇紡織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765.66億元,同比增長4.51%;利潤總額748.08億元,同比增長11.90%。效益增長高于規模增長,結構調整初見成效。
2015年1-6月份,江蘇省紡織保持著健康、良好的發展勢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895.64億元,同比增長5.16%;實現利潤總額349.33億元,同比增長21.86%;上交稅金33.2億元,同比增長16.28%;出口209.44億美元,虧損企業額26.90億元,同比下降23.07%。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2015年上半年,江蘇紡織行業在國際市場壓力進一步加大的情況下,利潤水平、上交稅金增長幅度位居全國前列。企業虧損面和虧損額進一步收窄。經濟上升和發展空間進一步增強。
紡織作為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振興制造、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重任。江蘇作為紡織制造大省,近年來,紡織服裝企業率先在兩化融合、智慧創造上下功夫,加大智能化設備的投入,尋求更加快捷高效的智能生產方式,為企業的長期發展做好鋪墊。在9月即將舉行的第十七屆江蘇國際服裝節上,主題論壇聚焦兩化融合,共話智慧紡織(服裝)。屆時江蘇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與江蘇省紡織工業協會將共同頒發“2014年度江蘇紡織服裝兩化融合標桿企業”獎,以表彰在兩化融合實踐中表現突出的企業,樹立行業先進典型,進一步推動兩化融合工作在紡織行業的開展。此外,一批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如3D織造一次成型的智能裝備及產品,各種吸濕排汗、防水透氣的功能性面料、服裝、鞋子、雨具,以及高性能的數碼印花面料、新型原材料制作的內衣、防寒服、床上用品等也會亮相第十七屆江蘇國際服裝節。
內生動力
提供轉型升級新示范
當前處于經濟增速換擋、轉型升級攻堅的關鍵時期,江蘇紡織搶抓發展機遇,從內部著手,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加快智能制造步伐,提升產品附加值,獲取更多的話語權和定價權;壯大集群實力,助力企業成長,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江蘇紡織服裝業注重品牌建設,注重設計環節的提升,內銷品牌近年來得到跨越式健康發展,波司登、陽光、紅豆、海瀾之家、恒力、雅鹿、盛虹、悅達等優勢品牌赫赫有名。新銳品牌,如“伊思貝得”、“雅格詩曼”、“如伴衣家”、“Michelle Gao”、“Blooming”、 “法詩菲”、“新申”、“lagogo”、“樂鯊”、 “唯路易”等打出了一片屬于自己的市場。而宋錦、云錦等承載著傳統文化的品牌也走出了創新之路。
紡織業為我國傳統的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是我國最早開放進入國際市場的產業。今年年初,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努力鞏固對外貿易傳統優勢,努力實現五個轉變以及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六大任務。目前,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生產出口大國,而江蘇無疑是這其中最閃亮的一顆星。江蘇作為紡織出口大省, 2014年出口額突破480億美元,位居全國第三。多年來,外銷品牌經過不間斷的調整、提升,逐步形成了與國際大牌結對發展的局面,一批企業在成長為高品質優質服裝供應商的同時,也成為國際品牌價值鏈的重要環節,業績良好,為提升江蘇紡織的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市場占有率作出了貢獻,也促進了江蘇紡織行業的結構優化升級。據悉,為充分肯定出口企業的突出貢獻,江蘇省紡織工業協會研究決定授予常州華利達服裝集團有限公司等18家企業“2014年度江蘇省紡織行業優秀出口企業”的稱號。
連續五年邁入萬億產業行列的江蘇紡織,目前已擁有3個千億基地、2個千億市場、1個千億企業。六個千億級名片凸顯了江蘇集群經濟實力,推動了區域品牌發展和產業壯大,也成為其他集群學習的目標。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關于進一步促進產業集群發展的指導意見》,關注產業集群轉型升級和發展。為推動集群經濟發展,提高江蘇紡織的影響力,江蘇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與江蘇省紡織工業協會決定授予16個集群“2014年度江蘇紡織行業百億特色名鎮”的榮譽。
綠色發展
可持續創造新突破
如今,“綠色、健康、生態”已成為世界性的消費追求。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紡織品的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成為人們又一重點關注的領域。環太湖流域環保標準的存在、國際貿易中“綠色壁壘”的存在,節能減排的推動等因素的存在,讓越來越多的江蘇紡織集群、企業開始發展循環經濟,提升綠色制造水平。
盛澤鎮,我國最大的紡織制造基地和國家級面料出口基地之一,面料生產和研發能力全國領先。近年來,盛澤鎮在積極推動紡織產業轉型的同時,注重引導紡織企業產品提檔升級,在加強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綠色經濟方面下足功夫,做足文章,全力打造綠色生態產業鏈。骨干重點織造企業,如恒力、福華、盛虹等也在踐行綠色紡織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不僅設備保證國際一流,還在生產過程中處處都體現出綠色、生態、環保的理念要求。此外,作為蘇北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重點園區,鹽城市紡織染整服裝工業區將高端染整、面料生產打造成為園區的核心產業,發展專業化科技含量高的紡紗和織造,發展服裝與家紡終端產業,在排污標準、處理設備、科研開發等方面狠下功夫,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今年成功獲批中國印染行業協會頒發的“中國綠色染整研發生產基地”稱號。下一步,江蘇紡織行業將進一步在節能減排、減少污染物排放、循環利用上更加努力,在綠色發展的征途上做出新貢獻。
“今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在5年里江蘇紡織人不斷努力進取,規模、效益繼續走在了全國的前列,涌現了一大批先進的企業、先進的集群、先進的人物。請大家關注今年的江蘇紡織服裝節,將表彰一批產業結構調整卓有成效的百億集群、出口創匯業績驕人的優秀企業。承載著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責大任,青年企業家同樣受到了行業內外的關注與肯定,我們將對脫穎而出的青年企業家予以表彰,肯定他們為江蘇紡織服裝所做出的努力與貢獻”,謝明向業內人士示出了邀請函,邀請大家來江蘇交流、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