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宇恒鎳網股份有限公司園區
在中國西部的河西走廊中段,有一座在常人眼中略顯神秘的城市,它就是中國的“金娃娃”——金昌。金昌位于甘肅省中部,它的誕生和鎳資源有關,可謂“緣礦興企、因企設市”,金昌也被譽為“祖國的鎳都”。而在國家級的金昌經濟技術開發區里,有這樣一家來自江蘇的企業,因為鎳網的生產而馳名海內外,它就是金昌宇恒鎳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昌宇恒”)。
如今的金昌經濟技術開發區呈現快速發展勢頭,2019年,開發區地區生產總值可達到13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948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98億元,同比增長7.3%。 據悉,十三五期間,金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累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9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4037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322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7億元,完成大口徑財政收入115億元。
然而,在這片創業沃土經歷了12年發展的金昌宇恒,又書寫了一段怎樣的傳奇呢?
金昌宇恒公司董事長朱金法
做中國好企業
金昌宇恒目前已經是中國鎳網行業的龍頭企業。帶頭人一個是創始人董事長朱金法,另一個是總經理毛明。這不禁讓人聯想起另一個曾經叱咤風云的CP組合。
初創時期,朱金法創立的天宇公司是鎳網行業開天辟地的企業。在改革開放初期,憑著有魄力、有思路、有頭腦,他抓住了難得的歷史機遇。但創業艱難百戰多,當時的朱董事長既是管理者,又是銷售者,還是廠子的門衛,靠著一兩條生產線,在租來的倉庫里一步一步做了起來。而毛明也是上世紀80年代就進了企業,1983年已然做到了副廠長,白手起家的創業者和鄉鎮企業的管理者有緣走到了一起。而金昌宇恒公司則是朱金法2008年來到金昌后的產物。
鎳網作為印染行業的核心關鍵部件,最早是由荷蘭STORK公司在1963年發明的,后來在1973年被上海第三印染廠首次引進。90年代末期,當時的朱金法敏銳地抓住了這一商機,通過搞研發,引入人才,很快在幾年之后就把這個并不起眼的生意做到了產品供不應求,短短幾年后又把它做到了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在最好的時期,要拿天宇公司的貨是要先付款的,而且比其他品牌要貴15%,但仍然供不應求。
朱金法成功的經驗代表了一批能夠迅速崛起但又堅持下來的企業。一是緊抓市場,朱董事長到現在還是每年3—4次親自跑市場和售后,公司每個客服他都認識。二是組織機構構成合理,抓好銷售、生產技術和財務管理這三個核心部門至關重要。
沒有總是好的市場,尤其是鎳網這種對原材料高度依賴的行業,每天一個價格,受外部因素影響大,自然也會經歷困難時期,特別是朱金法剛剛來到金昌時,條件、環境與原來起家的江陰差距很大,此外還有當地員工的思想、能力、觀念也與南方相比尚有不足,但他橫下一條心,從困難處入手,一方面搞人員培訓,另一方面加大各類投入。經過幾年努力,上至市委市政府領導,下至開發區、各委辦局都對金昌宇恒刮目相看,因為金昌宇恒不僅為金昌市年創造利稅近4000萬元,而且還為當地解決就業600余名。雖然是非公企業,但要和國企看齊,為中國的鎳網行業發展做出貢獻,這始終是朱金法不變的理念。
金昌宇恒公司總經理毛明
做知名中國品牌
雖然金昌宇恒已經是名副其實的龍頭企業,雖然其國內的產量已經占到了全世界產量的85%,雖然STORK公司在中國人的聰明才智面前已經關掉了在荷蘭的5家工廠,但是金昌宇恒不僅沒有松懈,而且時時可以感受到他們強烈的戰斗意識,競爭意識和不服輸的勁頭。
目前,金昌宇恒始終在擴大研發投入,專心做鎳網,專心做大做強,成立了中國圓網印花鎳網研發生產基地,致力于做高端鎳網、品牌鎳網,要讓中國市場、世界市場看到金昌宇恒的實力,中國的實力。這些年金昌宇恒不斷研發新產品、高端產品,轉型升級后受到了各方好評,也填補了許多市場空白。很多外國人一度跑到中國的大西北,因為不相信這里會有這么好的廠子,不相信中國企業可以生產出如此令人信任的產品。
在一個很小的行業領域內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可以說既值得自豪,也充滿了壓力。朱金法作為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鎳網分會會長,有一個強烈的使命感始終壓在肩頭,那就是:帶領整個行業殺出重圍!
目前全國的鎳網企業不過40余家,能夠上規模的不超過5家,市場供大于求,行業良莠不齊,甚至出現仿造、壓價的行為,下游企業也在環保、安全、品牌等方面意識不夠。在朱金法看來,這種亂象不僅對于各個企業不利,更會消耗多年來獲得的社會對這個行業的認可。所以作為龍頭企業,金昌宇恒會主動限產,也會給下游企業一條生路。但是謀大事還是要有更大的舞臺,金昌宇恒這幾年致力于早日實現上市,作為金昌市首選上市企業,民營企業第一家,上市既對金昌市經濟發展起到推動作用,也是用實際行動促進行業的發展。未來企業希望通過并購等方式理順行業,與其他企業共同發展,“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金昌宇恒公司董事長朱金法(左二)向客戶介紹公司情況
做感恩的社會公民
很多人對于朱金法的評價都是“學歷不高水平高”。與他接觸過的人都會感覺到,他為人正直,做事踏實。因為朱董事長的為人,金昌宇恒集聚了一批優秀人才。他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班子團結,人人堅守使命,大家各司其職,責權利分明,做好本職自然就會帶來效益。
朱金法一把年紀還是一副“老驥伏櫪”的樣子,不僅胸懷企業在國際上為中國爭光,在國內帶領一個行業前進,同時還心懷員工、社會。他總說,我們的員工都遵紀守法,認真工作,所以大家都能安居樂業,是個幸福的大家庭。他強調安全生產教育,加大環保投入,因為這關乎企業、個人的幸福,所以20多年來企業沒有出現過大的安全事故。企業響應國家“脫貧攻堅”,2020年是收官之年的號召,目前金昌宇恒的平均收入已達到10000美元/年,但朱金法還是希望盡快讓所有職工都能達到這個水平。
朱金法對個人的生活很知足,有一顆感恩的心。他感恩國家,特別是40年的改革開放,讓自己從一個農民成為了企業家。他也希望員工要感恩企業,還要感謝父母。他是個把別人的幫助常常掛在嘴邊的人。金昌宇恒來到金昌12年,作為甘肅省第一個文明城市,被工業文明熏陶和洗禮的城市,一直張開懷抱迎接所有愿意給這片創業沃土帶來希望的企業,五任市委書記,三位市長都給予了金昌宇恒很大的幫助和支持。
甘肅省金昌市因豐富的有色金屬資源被譽為祖國的“金娃娃”
特別是金昌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新材料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全國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始終給予企業最直接的關心和支持。
習近平主席指出,新型政商關系,概括起來說就是“親”、“清”兩個字。對領導干部而言,所謂“親”,就是要坦蕩真誠同民營企業接觸交往,特別是在民營企業遇到困難和問題情況下更要積極作為、靠前服務,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多關注、多談心、多引導,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對民營企業家而言,所謂“親”,就是積極主動同各級黨委和政府及部門多溝通多交流,講真話,說實情,建諍言,滿腔熱情支持地方發展。可以說,在此方面,金昌市市委、市政府以及開發區與金昌宇恒的合作堪稱典范。
當前雖然由于國內外不確定因素,鎳網行業整體利潤下滑,但金昌宇恒公司也有信心充分利用好“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優勢和趨勢,做一流企業、一流產品,一流品牌,并爭取利用難得的上市機遇,為西部做貢獻,為國家做貢獻,努力成為有社會責任的百年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