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名稱:聚丙烯腈長絲及導電纖維產業化關鍵技術
完成單位:常熟市翔鷹特纖有限公司、東華大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大慶石化分公司
主要完成人:陶文祥、陳燁、王華平、曲順利、徐潔、王蒙鴿、張玉梅、王彪、郭宗鐳、徐靜、邢宏斌、劉濤
所獲獎項:“紡織之光”2017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一等獎
近日,紡織之光教育基金會秘書長張翠竹、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科技部副主任萬雷一行前往常熟市翔鷹特纖有限公司進行回訪考察。
常熟市翔鷹特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翔鷹特纖團隊經過13年的艱苦努力,最終成功實現了功能性聚丙烯腈長絲智能化全自動生產。2016年“聚丙烯腈長絲及導電纖維產業化關鍵技術”通過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的科學技術成果鑒定,填補了國內聚丙烯腈長絲及其導電長絲制造的空白,開創了纖維自主創新的新思路,大大提高了紡織化纖行業的整體科技水平和國際影響力。經專家鑒定,總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目前功能性聚丙烯腈長絲已進入年產量百噸級的批量生產階段。
一頭扎進腈綸長絲行業
回顧起自己的研發歷程,該公司董事長陶文祥總是笑呵呵的,似乎過往的困難、坎坷都可以一笑而過,一切都那么的云淡風輕。事實上,任何一個人、一件事都不可能隨隨便便成功。
1995年,陶文祥開始關注腈綸長絲在國內的銷售、生產,彼時只有日本三菱麗陽小規模生產,但技術對中國封鎖,市場上聚丙烯腈長絲處于一絲難求的局面,聚丙烯腈導電纖維完全空白。陶文祥具有敏銳的市場嗅覺,他認為聚丙烯腈長絲及其導電纖維研發迫在眉睫。當即,他開始著手市場調研,設置第一條生產線,采購、安裝設備,為了能進一步了解產品的生產特性,他甚至全程跟蹤工廠的廢料處理車。
不記得有多少個日夜都“悶”在生產線上,從白天到黑夜,又從天黑到天亮,往往是一出車間,一天又過去了。在車間里,陶文祥看著眼前更換了五代的機器,笑著感慨:“年輕的時候真是能熬夜。”無數個日子里,身邊的人換了一撥又一撥,陶文祥說:“記不清投入了多少資金,花了多少精力,忍受了多少質疑,甚至好幾次都感到特別艱難。”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6年,陶文祥完成了長絲設備設計及工藝探索,國內腈綸長絲第一條生產線上馬,多年的研發工作總算是有了眉目;2008年,12錠試驗紡絲機問世;2010年研制出階梯式模塊化聚丙烯腈長絲裝置,完成模塊化小試階段。之后,在與東華大學的合作中,項目進展更加順利,2013年階梯式模塊化腈綸長絲生產系統建立;2015年自動化生產線建立;2016年研發了聚丙烯腈長絲全自動生產線,實現了工業化生產,是世界上唯一生產聚丙烯腈長絲的企業。這期間,陶文祥更換了五條生產線,自主研發出單錠單噴技術,解決了斷絲、無產能、無效率以及產品質量差等問題。如今,淘汰下來的機器被靜靜安放在車間一角,歲月在它們身上劃過,打磨出一個行業的光輝。
四大創新引領行業發展
聚丙烯腈長絲具有耐老化、防腐蝕、易功能化等特性,是高端仿真面料、戰略武器與航空航天等高端軍事裝備屏蔽網的關鍵基礎材料,是纖維領域高端制備的標志性品種。相對于其他合成纖維長絲產能偏低,我國腈綸長絲尚處于發展初期。
座談會現場,東華大學陳燁博士為大家介紹了項目研發的過程。他表示,聚丙烯腈長絲國產化面臨著原液均質化、純度要求高的瓶頸,工藝穩定性要求高,沒有現成紡絲及加彈設備,必須自主研制等難題。為突破這些瓶頸,項目組在充分研究聚丙烯腈長絲成形特點的基礎上,構建聚丙烯腈原液的均質化制備及其長絲的穩定連續化生產技術體系,制備高品質聚丙烯腈長絲及其導電纖維,實現了長絲級聚丙烯腈原液高效穩定制備技術、高品質聚丙烯腈長絲連續制備工程技術、高效聚丙烯腈長絲加彈加捻技術以及銅系聚丙烯腈導電纖維制備關鍵技術這四大創新技術。
陳燁介紹道,每一個創新技術的突破都需要攻克無數難關,如在高品質聚丙烯腈長絲連續制備工程技術研發過程中,為解決小旦數絲束斷頭、毛絲多、纖維絲束間牽伸點不穩定以及纖維內部、表面缺陷多的難題,項目組發明了聚丙烯腈長絲旋轉紡絲、蒸汽浴牽伸、熱管致密化及高溫塑性變形等關鍵技術,自主研制了階梯式模塊化聚丙烯腈長絲紡絲成套裝置,制備了表面樹皮狀的聚丙烯腈長絲,最終攻克了原絲穩定性均勻性控制難題。
據悉,目前翔鷹特纖公司擁有高品質高穩定聚丙烯腈長絲制備、超細旦聚丙烯腈加彈加捻長絲制備和銅離子絡合聚丙烯腈導電纖維制備的關鍵技術,建立了國內唯一的百噸級聚丙烯腈長絲生產線,產品強度高、質量穩定,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氣性、抗菌性、抗皺性,應用于軍事裝備屏蔽網、特種服裝等領域。
目前翔鷹特纖公司申報各種專利15余項,已獲得授權的國家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7項;擁有自主商標3項、主導制訂行業標準1項,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并獲得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江蘇省民營科技企業、國家級火炬計劃、江蘇省高新技術產品、優秀科創團隊、蘇州市工程中心等諸多榮譽稱號。此外,該項目產品還入圍了2017/ 2018中國纖維流行趨勢。
新時代,科技、時尚、綠色成為紡織工業發展新定位,每一項技術的進步都將推動行業整體前進一大步。作為一家民營企業領導者,陶文祥始終奮戰在一線,聯合東華大學緊抓核心技術,推動了行業進一步發展,提升了行業的科技競爭力,為建設紡織強國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