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花了95億買了1號店。而作為的深度用戶,應該會了解到沃爾瑪這回是甩了一個虧損的包袱。但,還有一層或許只有極少數人才會思考——沃爾瑪為什么不能忍1號店再虧了?京東拿下1號店后,與天貓的距離拉近了多少?強強聯合會不會傷及無辜。
對此,找到一位對沃爾瑪、京東和天貓都極其了解的骨灰級零售操盤手,特購社創始人黃若曾任當當網COO、天貓創始總經理,以他在零售界浸泡30多年的眼界為用戶解讀這場大案。
黃若:中國連鎖及電子商務骨灰級領軍人物,江湖人稱“黃藥師”。原網首席運營官,天貓創始總經理。有近30年的商業、業從業經驗,曾長期任職多家全球500強企業高管,歷任易初蓮花、萬客隆、天津家世界等知名企業總經理,執行副總裁等職。作為一位實操型的商業管理者,具有豐富的大型企業管理經驗,同時對東西方不同的企業體系及消費者行為有著深刻了解。如今追尋內心正在創業中,著有《我看電商》和《我看電商2》,兩本書均在京東和當當上線出售。
沃爾瑪為什么非要賣1號店?
1號店的老板不是投資公司,而是一家零售公司。我在《我看電商》書中寫過,零售公司不管再怎么有錢,都是辛辛苦苦一毛兩毛賺差價賺來的,所以對于沃爾瑪來講,1號店一年虧損10億,相當于是抵消了全球銷售1千個億的銷售,因為線下超市的純利潤只有1%。如果是投資公司,或許能忍受先巨虧,但對于一家零售公司來說真的如割肉。
沃爾瑪當初要買1號店,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原本在中國線下做得不夠好,但是又非常需要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在電商火熱的關鍵點上他們看到中國的消費者都往線上走,因此想借1號店耕耘中國線上市場,做了幾年下來又不能忍受1號店長期虧損。
在這種尷尬的心態下,京東愿意出手接盤,一方面能幫助沃爾瑪快速擺脫每年10個億左右的虧損,同時還能換一個價值更高的股票在手里,這對他來講是劃算的。這就好比沃爾瑪在鄂爾多斯有一個爛尾樓,每年巨虧,未來也有可能會增值,但風險系數太大。而此時房地產公司愿意拿北京五環的一個樓盤和沃爾瑪調換,以沃爾瑪的心態當然會愿意。
京東為啥愿買一個虧損的1號店?
京東最想的不是攀上沃爾瑪,而是與天貓和淘寶對抗。而與天貓和淘寶相比,京東最耿耿于懷的是什么——與天貓和淘寶相比差太遠了,購買頻次根本不在一個量級上。
京東從賣數碼產品起家,雖說后來逐漸延伸到百貨,但用戶對京東的粘性不夠,一個用戶一年下來平均買的次數不會超過10次,而淘寶天貓這一個數字卻是50次。如果京東只是把自己當作一個二流電商平臺,一年一個用戶平均買6次8次就夠了,但如果跟天貓、淘寶對標的話,那這個差距就太大太大了。
電商最大的價值就是用戶,購買次數不僅影響銷售額還影響傳播頻次,用戶買10次就有10詞傳播的機會,買100次就有100次的傳播的機會,這個是京東最大的軟肋,一直想彌補而又乏力。
對于京東來講,此次買了1號店切入超市快消品,可以大大提升用戶的活躍度。第二個還加強了自己在華東地區的實力,畢竟那是天貓實力最強的地區。
最重要的一點是,在淘寶和天貓的軟肋上又捅了一刀。京東為啥能活到今天,就是因為前端比不過淘寶和天貓,就拼命在后端加強自己的實力。此次買了1號店與沃爾瑪合作,沃爾瑪的供應鏈對接給京東,再整合1號店的倉儲物流,對抗天貓和淘寶又多了一層砝碼。
因此,京東收購1號店是雙贏的,甚至比阿里和蘇寧的合作更有意義,因為蘇寧作為一家零售公司,雖然彌補了天貓淘寶在數碼、家電領域的弱勢,但是蘇寧自己采購的商品很少,大部分商品還是走代銷的模式。而沃爾瑪90%的商品都是自己采購的,供應鏈優勢嫁接給京東是太完美了。
既然是雙贏,那么原來的虧損跑哪兒去了?
線上超市類快消品為啥難做?兩個原因,一是采購沒有沃爾瑪、大潤發有優勢,在中國絕大多數零售公司沒有形成集中采購,但線下超市積累了幾十年具備規模優勢;二是配送成本太高了,毛利又很低,線上運營模式無法吃掉成本。
而1號店,雖然有沃爾瑪的供應鏈支持,做了這么多年也有了采購優勢。但是營銷成本和配送成本居高不下,因此止不住虧損。
而1號店賣給京東之后,京東會用自己的物流實力把1號店配送成本大大降低,第二個京東的用戶已經有1億兩三千萬了,共享用戶也降低了獲客成本。
為什么說95億這個價錢很公道?
1號店2015年的銷售大概有一百多億元,今年的銷售額應該能做到接近200億,按照零售公司的估值慣例來說,一半就是當年銷售額的50%。之前傳的三四百億,那是太扯了。
1號店與京東在運營上會完全打通嗎?
現在還不好說,現在來看,京東應該會覺得1號店還是一個本身有價值的品牌,會讓其繼續往大做。但是,我不這么認為這種想法會維持多久,就好比當年亞馬遜收購卓越的時候,覺得世界上知道卓越比亞馬遜的人還要多,想把卓越獨立繼續做大做強。但是幾年以后,卓越就慢慢萎縮了。
等京東把1號店的營養吸干之后,我覺得也會把1號店丟一邊的。畢竟在線上,只有大者恒大,老二最后都被逼殘了。
因此,聰明的商家,今后要多靠近京東而不是1號店。同時,在夾縫中創業的企業也會受到擠壓,比如我做的進口食品電商“特購社”,原先京東在食品的供應鏈不強,現在拉上了1號店,強強互補,留給我們這種創業者找長項的機會就好了很多。
合并后最有可能在哪個環節出問題?
一是1號店這邊大量人員流失。
1號店的團隊經過好幾次震蕩了,比如說沃爾瑪入股的時候走了一批人,去年創始人離開時又去了一批人,這次肯定又會有大量的人員流失,對于1號店的員工來說也是挺悲慘的。
最大的一個挑戰是兩家公司文化格格不入,看這兩家公司創始人的背景和風格就知道了,如果讓京東的高管來管理1號店,雙方都會覺得很膈應。
沃爾瑪還會愁在中國做不好電商嗎?
對于沃爾瑪來講,這次把1號店賣給京東是一個投資行為,只是成為持有京東5%的股票而已,但是京東不是他的,沒有經營權。
因此,對于沃爾瑪來說,和京東合作只是解決了1號店的困境,但是沒有解決沃爾瑪在中國的困境。沃爾瑪在中國的困境是什么?1995年進入中國,幾十年過去了,但在中國始終沒有找到一個贏利點。在沃爾瑪的文化里有一種唯我獨尊的感覺,我跟他們高管見面時公開批評——沃爾瑪做零售有兩種辦法,一種叫沃爾瑪的辦法,一種叫錯誤的辦法,認為可以在美國成功的經驗復制到全球,但恰恰中國跟美國的差距又那么大。比如說他所有的東西都強調中央流程和標準,每個零售店都搞得一模一樣,中國不可能讓你找到一模一樣的房子。中國零售的商品差異也很大,別說東西南北的商品賣得不一樣,就是跨一個省喝的啤酒都不一樣。
以下是京東與沃爾瑪合作的相關信息
京東股價大漲
目前京東總市值約為288億美金,此次京東通過出讓5%股份買下1號店,由此計算1號店大概估值為14.4億美金(約為95億人民幣)。通過此次收購,證實了1號店沒有達到傳聞中的400億估值。
受本次收購事件影響,京東周一早盤(JD)在美國市場股價大漲,一度漲超8%,截止收盤,京東報價21.06美元,漲幅為4.62%。
目前國內其他的B2C網站,唯品會的總市值約為65.8億美金,聚美優品總市值約為6.5億美金,當當網總市值約為5.0億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