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紡織網4月26日訊 18歲的劉林娜最近干起活兒來特別有勁頭。她是魏橋創業集團鄒平第三工業園細紡車間職工,4月初拿到上月工資表時,發現“增資”一欄里又多了100元,工資總額達到2804元。雖然進魏橋不過9個月,但在300多公里外的鄒城市看莊鎮劉官莊村那個五口之家中,劉林娜儼然成了經濟支柱。
這已是魏橋創業集團今年連續第二個月給職工漲工資了,包括15萬余農民工在內的16萬魏橋人一個不落,兩個月普漲200元,學徒工工資也由750—900元增至1000—1200元。董事長張士平透露,根據經濟效益情況,職工工資還將進一步提高,爭取全年增長30%,人均達到3萬元。“企業日子好過了,先要讓職工得到實惠,分享‘看得見’的發展成果。”他說。
魏橋創業集團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棉紡織制造企業,生產規模和經濟效益連續12年居國內同行業首位。2008年四季度起,國際金融危機蔓延深化,產品出口受阻,企業效益下滑。面對嚴峻形勢,魏橋在外部大力開拓市場,國內外銷售比例由4:6迅速調整為6:4;內部調整優化產品結構,新上特寬幅印染等深加工項目,新產品比傳統產品附加值增加近一倍。2009年10月17日,胡錦濤總書記親臨考察,對魏橋創業集團又好又快發展提出殷切期望。
作為勞動密集型企業,職工凝心聚力是持續穩定發展的保障。魏橋創業集團從改善待遇和生產生活條件做起,在經營相對困難的情況下多次上調職工工資,2009年累計提高15%,人均達到2.3萬元。在這里,凡已婚職工都可以按成本價購買住房,冬天免費使用暖氣。今年4月,集團開始為所有單職工宿舍安裝空調,總投資達5000萬元,電費全免。在生產車間,先進、高效的溴化鋰制冷系統正著手替代水冷系統,炎炎夏日可為紡織工人送去習習涼風。
善待職工就是善待企業。魏橋人團結實干,年人均勞效超過20萬元,金融危機發生至今,紡織生產線全部開齊。去年,集團實現銷售收入806億元,同比增長6.6%;利潤48.85億元,降幅控制在10%以內。今年一季度,企業效益大幅攀升,上述兩項指標分別增長28.7%和240.77%。
“在東部地區‘民工荒’頻發的背景下,魏橋大幅改善職工待遇很有遠見,不僅穩定了職工隊伍,增強了凝聚力,也體現了成熟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鄒平縣委書記、經濟學博士王傳民評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