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企業發揮社會責任,帶動代工外貿型企業應對金融危機影響,煙臺市服裝行業抱團“貓冬”。
招遠市盛達服裝廠是煙臺市一家規模較大的服裝加工廠,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廠房內已經沒有了往常的工人加班加點,顯得格外冷清。在煙臺,像招遠市盛泰服裝廠這樣并非個例。今年的美國次貸危機,不僅使世界經濟增長總體趨緩,而且也使我國的服裝紡織行業、尤其是代工貼牌型的服裝企業受到重創,不少中小服裝企業掙扎在虧損的邊緣。針對盛達服裝廠現狀,煙臺服裝協會會長、山東舒朗服裝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健民當即拍板,將該企業列入舒朗的代工企業之一。這解決了盛達服裝廠的生存危機,而對于服裝企業來說,應對風險的能力低原因不僅僅是來自于沒有訂單和利潤低,更多的原因是沒有走出代工的怪圈,成熟的加工技術僅僅占有整個產業鏈條一個環節,實現轉型更非一日之功。如何扭轉這一狀況?那就是先將這樣的代工企業暫時變成國內名牌服裝企業的代工場,幫其渡過目前的難關,然后再在名牌企業的帶動引導下,使其由代工貼牌型向品牌自主創新型轉軌。
山東舒朗公司是國內著名的女裝生產企業,擁有舒朗、美之藤等多個時裝知名品牌。雖然今年全球遭受到了金融危機的影響,但舒朗公司卻依靠多年的自主品牌創新模式,創造了逆市飄紅行情,今年前三個季度,企業共完成產值7.3億元,利稅近1億元。
據統計,煙臺市規模以上服裝企業254家,按照舒朗的發展構想,在未來3到5年的經營中還可以解決當地30多家代工企業,而培育2到3家品牌企業,本地品牌可以養活煙臺當地一半以上的服裝代工企業。柳光武由玉杰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