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我國毛紡行業尤其是精紡呢絨業居于龍頭地位的山東濟寧如意毛紡股份有限公司獲準登陸國內資本市場。公司董事長邱亞夫表示,這標志著山東如意將建設成為以羊毛產業為核心的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品牌知名度的創新型企業。具體而言,至2009年末,山東如意將力爭形成高檔精紡呢絨1400萬米的生產規模,實現營業收入110000萬元,實現利潤總額16000萬元,出口創匯10000萬美元。
不久前,在北京舉辦的上市路演推介會上,記者看到,邱亞夫像打開一個面料“百寶箱”,一件件展示了這家企業在面料方面科技創新的最新成果。
邱亞夫先指著自己身上穿的西服說,這是用普通毛紡面料制成的,雖也不錯,但略顯堅硬,尤其是肩部不活絡。接著,他拿出一件像絲綢一樣輕薄、隱約透明的西服,說這種面料攥在手里揉搓一把,在行李箱中拿出一抖即平展可穿。這種將羊毛抽長拉細、再織得像紗一樣薄的純羊毛面料,價格貴于等量黃金,如意公司目前已形成萬米以上的生產能力。杰尼亞、阿瑪尼、BOSS等國際品牌經過長期考察,已將如意公司定為面料生產基地。這表明,代表著中國毛紡業最高水平的紡織品已挺進了國際高檔面料“俱樂部”。
接著,邱亞夫又拿出一塊具有納米技術的面料,將一杯茶水“嘩”地倒在上面。起身一抖,面料不留痕跡、完好如初。這是防油污功能性面料。隨后,他又展示了獲建國以來紡織工業科技進步最高獎的賽洛菲爾面料、環保型的竹纖維面料、暢銷國際市場的牛奶、大豆纖維蛋白面料等產品。目前如意公司已同時獲得“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中國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出口名牌”3項殊榮,連續5年出口單價第一。
他自豪地對記者說,在國際市場上,如意公司的高端產品出口單價已達每米17美元,毛利率長期達到30%以上,遠高于目前國內每米出口單價5?87美元的水平和毛利率10%左右的平均水平。
第一次看到國內如此多高科技水平的紡織面料,在場的人無不驚嘆。如意公司的高科技產品為何如此之多?記者了解到,多年來如意公司始終堅持“高技術含量、高質量、高附加值”的高端產品定位,注重培養人才,用品質“說話”。企業不僅擁有國內領先的紡織全套設備,還擁有一批高素質的科研和管理人才,有一支敢打硬仗的隊伍。企業先后被有關部門認定為全國紡織企業首批重點支持企業、“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以及“精毛紡織產品開發基地”等稱號,并在同行業率先成立了國家級技術中心。
人才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動力。前幾年,如意公司錄用了200多名大學生。對這些高學歷的人才,如意公司要求全部到車間從基層做起。邱亞夫對大學生們說,“你們的書本知識不少,但與企業的要求還隔著一層。工人師傅雖然沒有那么多理論,幾十年的經驗卻全在一個點上,是這方面的專家。你們要放下架子,虛心向他們學習,否則書本知識就可能等于零。”
經過基層一線的鍛煉,一部分大學生脫穎而出,如意公司一下子提拔了28位,全部安排在集團最核心、最關鍵的崗位,而且不當副手,直接獨當一面。同時,還將其中的20位送往大學帶職讀碩士,兩位讀博士深造。有人感嘆,如意公司產品科技水平高,是因為企業有一批高素質的人才,有一個能讓人才有用武之地的創新體制。
企業在快速成長,擴大規模已迫在眉睫。2003年以來,如意先后收購兼并了濟寧印染廠、山東東麗針織集團,萬州萬新紗廠等企業。這些企業大部分資不抵債,但經過幾年的努力,這些虧損企業已經變成了如意的“搖錢樹”,為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如意公司已經從10年前的2億元年產值、1000萬元利潤,增長到今天的60億元年產值、3億元利潤。這家紡織面料行業的領先企業,在創新中不斷尋求突破,這也正是我國紡織面料行業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