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19日,美國商務部正式啟動了對中國編織袋的反傾銷和反補貼合并調查。
面對來自美國的“編織袋反傾銷”調查,我國久經國際商戰“沙場”的溫州企業率先采取應對措施。在涉案企業中,溫州蒼南縣嘉樂制袋有限公司、南塑集團有限公司已率先應訴。
2007年6月28日,美國復合編織袋協會及其成員代表向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遞交了申訴書,要求對原產于中國的復合編織袋啟動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此次涉案企業主要集中在山東、浙江、江蘇、河北等地。
2007年7月初以來,來自全國各地的編織袋龍頭企業匯聚北京,共同商討如何應對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嘉樂制袋公司總經理林勤允認為,溫州是國內壓膜塑編袋的重要生產基地,本次涉案企業達8家。不應訴則意味著將放棄美國市場,更何況此前溫州不少“反傾銷官司”勝訴,已給了他很大的信心。
據溫州市外經貿局一位官員介紹,由于較早實施“走出去”戰略,溫州已成為中國遭遇國際貿易壁壘最多的城市,先后有眼鏡、打火機、鞋類、水產品、低壓電器等20多種產品遭到來自美國、歐盟、土耳其、阿根廷、巴西等國家(地區)提起的貿易壁壘案件。 (浙江市場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