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產業基底深厚的紡織產業,已經進入強化科技創新、加快產業轉型的“攻堅期”“突破期”,既要規模優勢又要提升質量成為必然方向。浙江、山東、廣東、湖北、安徽、陜西等地產業優勢突出,連日來,相關部門及行業協會密集到產業集群、企業調研,加強區域協調發展,避免重復建設和無序競爭成為發展共識。
拓展企業發展思路
在調研中,多地企業負責人和相關人士表示,當前,在立足科技、時尚、綠色的行業發展定位的基礎上,要發揮資源稟賦和產業優勢,推廣應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加快紡織產業轉型升級。
浙江省海寧市作為紡織服裝產業重要集群地,在全國紡織產業中具有突出的產業特色、占有重要的產銷地位。在細分產業上,家紡布藝、經編紡織、皮革服裝、時尚服裝和襪業等都已經具有很好的基礎和市場影響力。
2月7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一行到海寧調研時表示,未來,還應該聚焦產業的國際國內市場競爭優勢,不斷與周邊地區形成供應鏈協同,不斷完善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注重現有優勢平臺和資源整合,避免重復建設,打造龍頭領軍企業和優勢品牌,加速產業信息化和數字化轉型,推進各大特色產業邁向中高端。
“探索‘1+N’發展模式,以岱銀集團、國創中心、魯普耐特等企業為引領,推動區域內各類紡織企業協同發展、集聚發展,激活、釋放發展活力。”2月9日,山東泰安市泰山區委副書記、區長周鵬飛調研紡織服裝產業鏈項目建設工作時提出,要抓策劃,在產業發展上拓思路。
近年來,岱銀集團不斷探索新發展模式,持續加快國內產業鏈改造升級,加快完善國際產業鏈布局,加大高端服裝品牌培育力度,放大比較優勢,引領產業發展。去年以來,岱銀集團對原有毛紡項目進行整體技術改造,建設行業一流的高檔毛呢綠色智能工廠;積極推進20萬錠紡紗生產線數字化改造,打造特種紗線制造領軍企業;加快推進雷諾西裝生產線智能化改造,打造全球化高端服裝定制領軍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