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共遭遇15起國外貿易救濟調查,案件量同比增長15.3%,涉案金額24.14億美元,同比增加15.6%。
新的一年,作為中國應對貿易摩擦“四體聯動”的重要一環,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將繼續在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的指導下,在地方商務主管部門和企業的配合下,助力企業積極應對、維護行業利益,深入分析案件特點、精準推進應訴工作,優化法律服務工作隊伍、護衛紡織服裝外貿高質量發展。
深入分析案件特點
據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分析,去年,針對紡織服裝產品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案件呈現出諸多特點。首先,發起國集中、重點產品突出、涉案金額較大。2022年紡織服裝產品遭遇15起調查中半數以上來自印尼、印度和歐盟,多起調查涉案金額高達數億美元,其中歐盟聚酯高強力紗復審調查涉案金額2.3億美元、印度粘膠紗線反傾銷調查涉案金額2.56億美元、印尼三項保障措施調查涉案金額11.3億美元。
其次,歐盟案件連鎖效應強、應對難度高。2022年歐盟對中國聚酯高強力紗先后啟動一次日落復審調查、一次期中復審調查和單獨針對海利得的反傾銷調查。“反觀以往調查結果,一旦某一類產品被歐盟提起貿易救濟調查,之后往往將會多次面臨一系列調查,并且復審調查通常不修改原有稅率,而是通過判斷傾銷和損害是否會繼續或再度發生決定取消或延續原有措施。歐盟的調查戰線長、難度大,行業企業抗辯應對的積極性較弱。”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秘書長肖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