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時尚圈對華人有刻板印象,總認為我們只會‘仿造’。從一開始我就下定決心,絕不‘仿造’任何人,要做出自己的創意和風格。”回顧自己在意大利的時尚之路,時裝設計師徐月娟說。
徐月娟的故鄉是著名僑鄉浙江青田。1990年,她遠赴意大利。經過多年奮斗,她在米蘭這個世界著名的時尚之都闖出一片天地,成為首個米蘭時裝俱樂部的華人會員,創辦的高定品牌受到業界青睞。
徐月娟從小就喜歡漂亮衣服,還曾學習越劇。看到戲曲演員穿的水袖長裙時,徐月娟被服裝的柔美與靈動打動。十多歲時,她就開始在溫州學習服裝設計。1990年,24歲的徐月娟懷揣夢想遠赴意大利。“我既然喜歡這行,就想到最時尚的國家去看一看、闖一闖。”她說。
初到米蘭,徐月娟一邊在華人服裝廠里工作一邊尋求更多深造機會。她拜訪米蘭當地的“老師傅”們,虛心求教,踏踏實實提升自己的專業實力。功夫不負有心人。1995年,徐月娟在意大利發布了個人首場服裝秀,啼音初試就贏得關注。此后,她創辦高級服裝定制品牌,這一品牌也逐漸走到聚光燈下。
“做時裝設計一定要有專注做事的定力,要有工匠精神。”徐月娟說,這份工作看上去光鮮亮麗,實則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若沒有真正的熱愛,很容易半途而廢。華人設計師想要在時裝王國意大利獲取一席之地,就更要精益求精,做出獨創的風格。
“每一個時裝作品的做工、原料等細節都要嚴格把關,除了打磨技藝,還要在作品中融入文化。真正的奢侈品能夠超越時光。”精湛的技藝和出眾的設計讓徐月娟的個人服裝品牌收獲關注,曾多次登上意大利時尚雜志,也曾被意大利政府推薦參加上海世博會。
“中國文化為我的設計帶來了很多啟發。”徐月娟說,無論是小時候接觸的越劇,還是巧奪天工的蘇繡、蜀繡,敦煌壁畫紋飾等元素,都成為自己時裝設計的“點睛之筆”。每次回到中國,她都很愛逛博物館、去各地采風,為自己的創作尋找靈感。
“中意兩國在服裝設計領域有許多相通之處,能夠互相借鑒學習的技藝也很多。”徐月娟觀察到,近年來,不少意大利時裝設計師開始在作品中融入中國元素。她也希望越來越多的華人設計師能在當地主流社會嶄露頭角。
“作為設計師,最讓我高興的是看到自己的作品讓顧客神采飛揚。”徐月娟說,目前,她正與意大利時裝院校合作,希望把30多年累積的經驗傳遞下去,為兩國時尚交流多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