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充分用好標準、質量、認證等“工具”,為搭建浙江現代紡織體系提供技術支撐?浙江省輕工業品質量檢驗研究院(以下簡稱“浙江省輕工業質檢院”)以國家紡織服裝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浙江)為依托,頻頻打出“組合拳”,給出提質增效“新解法”。
濮綢,是產自嘉興桐鄉濮院一帶的傳統絲綢產品,有綢、絹、綾、羅等品種,與杭紡、湖縐、菱緞并稱“江南四大名綢”。2009年,濮綢織造工藝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對濮綢而言,怎樣將織造產品的工藝特色、工藝要求以書面形式固化,使得生產有標可依,是其產業鏈各方始終在探索的一個命題。
“我們以標準為引領,總結提煉關鍵原材料和特色工藝,在滿足現行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前提下,牽頭研制完成《濮綢》‘浙紡標’團體標準,目前該標準已經正式通過了評審。”浙江省輕工業質檢院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悉,濮綢以線密度(纖度)達到一定標準的土絲為主要原料,采用單股或雙股的經絲或緯絲,經提花織造、染色、上膠(拓印)等工藝制成。上述標準的技術指標,參照GB/T15551-2016《桑蠶絲織物》標準制定,重點突出產品特性,既提高了強力指標,又增加了耐磨性能指標。標準的出爐,讓傳統織造技藝與現代工業制造標準充分結合,也讓濮綢得以與市場連接,從小眾真正走向了千家萬戶。
據悉,今年以來,浙江省輕工業質檢院堅持標準引領,為紡織業提質不斷“加碼”。以濮綢為代表,浙江省輕工業質檢院聯合重點高校、行業協會以及紡織服裝頭部企業,聚焦絲綢、針織內衣、童裝、制服等紡織特色產業,研制了《杭羅》《針織保暖內衣》《吸濕速干針織學生運動服》等30余項“浙紡標”團體標準。
聚焦服務提質,浙江省輕工業質檢院主動將“1+2+N”服務模式(“1個行動方案+2套標準+N項行動”)復制推廣到浙江全省各紡織集聚地。
據介紹,浙江省輕工業質檢院組織紡織服裝專家團隊深入織里童裝產業、桐鄉皮草產業、蘭溪棉紡牛仔產業等,主動建立1套完善的質量提升行動方案,搭建“浙江制造標準和浙紡標標準”2套團體標準,針對各紡織產業的特點,打出了N項幫扶“組合拳”。同時,該院積極響應政府“優化營商環境”政策要求,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主動為企業量身定制強制性標準“優惠套餐”。
截至目前,浙江省輕工業質檢院已為30家企業減免檢測費用10余萬元,為5家企業減免品字標認證檢測費用,助力品牌建設、提振企業信心,推動紡織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