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民營煉化以聚酯為起點,自下而上進行縱向一體化突破,實現從“一滴油”到“一根絲”全產業鏈布局的同時,也做大和完善了中上游產業布局。進入“十四五”發展新時期,民營煉化瞄準國內“新消費”和“硬科技”發展催生的化工新材料領域,依托上游“大化工”平臺提供的豐富“化工原料庫“,自上而下布局下游高端化工新材料產業鏈,開啟新一輪成長。
1~10月實現產值1033億元,浙石化邁入千億級產值企業
今年以來,浙石化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順利推進,綜合效益不斷放大。據統計,2021年1~10月浙石化加工原油2076萬噸,實現產值1033億元。這就意味著,又一個國內民營煉化千億級產值企業已誕生。
2014年,國務院明確提出“國家規劃確定的石化基地煉化一體化項目向社會資本開放”,曾經的壟斷行業向全社會打開了大門。浙江舟山綠色石化基地項目應運而生,總投資超2000億元的浙石化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為世界投資最大單體產業項目,也是迄今國內民營企業投資規模最大的項目。項目建成后,可大幅降低國內相關石化產業的價格,緩解進口依賴,為中下游企業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憑借舟山港口區位優勢,舟山綠色石化基地能更有力地賦能長三角乃至長三角腹地。
2019年12月30日該項目的投產,一方面構建了“原油—芳烴(PX)、烯烴—PTA、MEG—聚酯—紡絲—加彈”一體化產業鏈,實現高質高效的規模化生產,降低產品成本,進一步增強盈利能力,提升總體實力和抗風險能力,實現跨越式發展;另一方面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國在芳烴及乙烯產業方面的話語權,帶動中下游化工產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實現公司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隨后浙石化二期在舟山基地于2022年1月12日宣布全面投產。浙石化副總裁郭和寬曾在受訪時表示:“二期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推進速度比一期更快。在這個區域,我們還謀劃了2.5期,再上兩套乙烯裂解裝置”。舟山綠色石化基地也將重點圍繞三期開發,繼續擴大產業規模,不僅做精做強石化中下游產業鏈,還要把舟山精細化工和寧波新材料聯合起來,推動甬舟石化產業一體化。
下一個營收千億級巨無霸,是它!
近幾年是國內大煉化項目集中投產時期,在周期性來臨及海外訂單轉移等因素下的需求推動,出現內生增長,主營收入不斷增加,強者恒強,恒力石化、榮盛石化、東方盛虹、桐昆排名均比上年提升。其中恒力石化、榮盛石化市值遙遙領先于其余三家企業。
特別是2020年以來受疫情影響,下游消費市場需求不足是紡織行業面臨的一大挑戰,化纖行業的景氣程度在所難免地出現下滑。聚酯上市公司基本都是大型企業,需要保證裝置的連續生產,盡管在某一些時段出現較好的產銷率,但整體來看面臨較大庫存壓力。從具體企業情況看,較早實行上下游均衡一體化發展戰略的企業,在應對本輪嚴峻市場形勢的過程中,表現出了良好的競爭優勢和抗風險能力。
目前正全力推進煉化一體化項目建設的還有盛虹集團。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規模為1600萬噸/年煉油、280萬噸/年對二甲苯、110萬噸/年乙烯等,近日有投資者向東方盛虹董秘提問相關煉化情況,公司回答,春節期間盛虹煉化項目正在做投料試車的準備。據悉,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計劃2022年2月進油試車,3月啟動煉油二次加工,下半年實現化工裝置開工,確保2022年內打通煉化一體化全流程產業鏈。隨著盛虹煉化1600 萬噸/年的煉化一體化項目即將投產的靴子落地,這意味東方盛虹即將正式成為國內第三大民營煉化企業。
大手筆進軍新材料、新能源領域,掘金“雙碳”市場,國內石化龍頭東方盛虹迎來業績大爆發!1月5日晚,東方盛虹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全年大幅盈利41億元—50億元,比上年同期(追溯調整后)增長435%—552.44%。業績大幅增長,預示著東方盛虹的重大資產重組已圓滿收官。從印染到化纖、再到石油煉化,東方盛虹通過一條自下而上的全產業鏈之路不斷擴張,已逐漸成長為營收超千億的石化巨頭。
不出意外,下一個營收千億級巨無霸,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