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浙江首批數字經濟系統多跨應用場景12個揭榜項目之一的“浙里工程師”,自8月5日上線至今,已歸集入駐包括69名教授級以上頭部專家在內的工程師4538名,平臺累計解決企業個性化難題185個,發布“揭榜掛帥”需求16項,推廣共性技術7項。
“浙里工程師”應用由紹興市委組織部、紹興市經信局、柯橋區委組織部聯合成功揭榜,以印染產業為試點在柯橋區進行場景建設。“作為一個交互式數字化服務平臺,應用通過一站式集成行業資源,讓企業、人才、院校突破地域、渠道等諸多限制,實現了產才無縫對接。”柯橋區委組織部人才科科長郭彥婕介紹。
最近,浙江維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借助“浙里工程師”平臺,匹配到川浙印染產業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師廖正科,成功解決了深色面料色牢度無法固定不耐久的難題,通過共性技術使增深增色率提高50%,染料成本減少10%。“這一平臺讓我們印染企業享受到了技術人才的數字化服務,助推了企業高質量發展。”維藝實業有關負責人表示。
從改革開放之初的“星期天工程師”到現在的“浙里工程師”,傳統產業借此擁有了“最強大腦”。紹興福元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權五大是一名“海外工程師”,在“浙里工程師”平臺試運營期間,他在迎豐科技等20多家印染企業進行染色配送系統試用,為企業節約染化料10%~25%,得到印染企業廣泛認可。浙江禾盛印染有限公司在“浙里工程師”上發布了關于印染染料助劑輸送系統問題,希望規范染料參數配比,很快就和智能制造工程師袁清龍取得了聯系,當天就完成了機器設置。
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浙里工程師”是以人才與產業雙向賦能、引領高質量發展為目標,集資源共享、協同創新、產才共融為一體的數字化集成交互式服務平臺,屬全省數字化改革重大應用“一本賬S0”數字經濟系統產業大腦的多跨應用場景,也是全省首批數字經濟系統多跨應用場景“揭榜掛帥”項目。
市經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浙里工程師”從企業需求出發,幫助企業精準找到所需的人才和技術,打通技術變現的“最后一公里”,引導人才把論文寫在“車間”里,把技術成果轉化為了實實在在的生產力。
目前,“浙里工程師”已經開設了浙里成長、浙里共享、浙里解答、浙里服務、產才譜系等五大應用場景,實現人才鏈與產業鏈互聯互通、同頻共振。
“這是一個多方共贏的平臺。”柯橋區印染產業集聚升級服務中心副主任王好說,“一方面,原本分散各處的工程師得到集聚,企業可就單個問題進行咨詢,也可發布揭榜掛帥項目與工程師開展深入合作;另一方面,工程師也可以共享技術成果,讓更多企業受益,實現技術變現;對于主管部門來說,平臺能夠真實反映出行業的共性需求,可以作為謀劃行業發展方向的重要依據。”
“以前找不到專家,現在專家找上門。”浙江維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海峰表示。
浙江樂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華明告訴記者,通過“浙里工程師”,他們順利和東華大學國家染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毛志平教授達成了產學研合作。毛志平的測配色設備,一舉改善了公司智能染整系統單色樣數據庫的準確性,讓打樣一次性成功率提高20%以上,化驗室人力也節省30%以上。
據了解,在紹興印染產業試點基礎上,“浙里工程師”將以全省視野和全產業視角進行提升完善,堅持邊建邊用邊優化,以“使用—問題—改進—使用”為邏輯鏈條持續迭代升級。從2022年開始,逐步向全省30個細分行業產業大腦推廣應用,并積極探索全國推廣應用的實現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