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渡輕紡面料市場搬遷已近2月,而接過“接力棒”的南外灘輕紡面料市場目前試營業比較穩定,該市場有望下月正式開張。與原先露天的董家渡市場相比,南外灘將按照“商場化管理”的模式經營,同時將力爭在正式開張前安裝導購用電子觸摸屏、自動取款機等設備。
南外灘輕紡面料市場位于南倉街、陸家浜路路口,距離原董家渡面料批發市場大約500米遠。該市場基本上傳承了原先董家渡市場的特色。據南外灘輕紡面料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盛祥介紹,現在南外灘市場共有近280個攤位,其中有70%的業主來自原先的董家渡面料批發市場,還有一些在董家渡市場有經營頭腦的裁縫搬來南外灘后“自立門戶”成了老板。由于大部分經營者來自董家渡,現在南外灘市場保留了原來董家渡市場可以量體裁衣的特色。
董家渡市場搬遷后,已有一些嗅覺敏銳的老外慕名而到南外灘。昨天在市場內筆者就發現了不少外
國人的身影。來自英國的一名顧客,正在店里為一件搭配晚禮服的披肩挑選布料,老板的英文不夠,用肢體語言來湊,于是筆者上前為她們充當起了翻譯。在交流的過程中,筆者了解到,這名來自異國的游客已經是這里的常客了。
在市場的一間間小店里,筆者不時看到手拿雜志,向老板指定要做上面某一款服裝的顧客,甚至有的顧客還把他們在店里看到的衣服用數碼相機拍了下來,讓老板參考后做出她們喜歡的衣服。
店主們不僅可以滿足顧客的要求,成衣后,顧客還可以到店里再次試穿。同時,不僅大小可以修改,如果顧客對于衣服式樣與款式的要求有變化,他們也可以提供再次修改。筆者在現場就看到一名外國顧客手里拿著自己畫的圖紙,要求把做好的一件套衫改為開衫,并且將袖口加寬,店主一口答應了下來,承諾下周日即可來取。
過去在一些客流量比較大的露天市場,常常出現大熱天人們汗流浹背挑選商品的情景。不過這種情況在正式開張后的南外灘輕紡面料市場將不再出現,今后市場內將有空調設備。不過這還只是南外灘市場“硬件”改造的一部分。“今后的南外灘市場給人的感覺像一個現代化商場。”張盛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