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码国产精品高潮在线,人妖自慰出精,99精品国产免费久久a片性麻豆,亚洲午夜精品a片久久不卡蜜垫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中心 >  紡織快訊  > 紡織要聞  > 棉紡織面料科技成就先鋒

棉紡織面料科技成就先鋒

2005-12-01 00:00:00

  作為我國紡織行業的基礎產業,棉紡織行業技術進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料一直被視為中國紡織業的瓶頸。面料水平的提升意示著行業水準的提高。隨著中國染整工藝和技術穩步提升,高檔面料產品生產和出口比重不斷上升。這一過程中一些面料企業走到了行業前列。本期,本刊擷取兩家棉紡織行業面料生產企業的先鋒: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和蘭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回顧、展現其成為先鋒的歷程及經驗,以探析其能夠成為先鋒的道之所在。

 

  
徐文英:期待行業技術全面提升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理事長徐文英

  作為棉紡織行業協會的理事長,徐文英對于“技術進步”可謂情有獨鐘。早在 1999年,棉紡織行業協會就根據當時壓錠情況,提出技術進步專項規劃,旨在推動棉紡織行業全行業更新設備,加快技術改造。徐文英認為,技術進步是全行業的主題。而這一觀點,顯然也已經成為行業共識了。壓錠以前,棉紡織行業國有企業比重達到85%,而到1997年,棉紡織行業全行業已經連續7年虧損。經過壓錠調整以后,尤其是2000年以來,棉紡織行業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2004年,棉紡織行業就業職工250多萬,規模以上企業7000多家,棉制品出口比重占整個紡織行業的 35%,國有企業的比重已不足5%。而據徐文英理事長介紹,今年棉紡織行業發展更是“史無前例”的良好。技術進步推動行業發展,行業發展也對技術進步提出更高要求。如今行業發展至此,技術進步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無論從認知還是行動上,科技創新、技術進步已然是企業發展視野中的焦點。

  棉紡織工業經濟運行勢頭如此強勁,棉紡織品及棉制服裝出口也是風光無限。據統計,2004年棉紡織品及棉制服裝出口創匯達到了312.26億美元,同比增長14.93%,占紡織服裝出口創匯總的32%;其中棉紡織品創匯118億美元,增長9.53%。

  徐文英將數據從貿易方式上加以細化后,國產棉制面料的勃勃生機頓然顯現。據徐文英分析,從貿易方式上看,棉紡業進出口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2004年棉紡業一般貿易在出口貿易中所占比重達到66.5%,比 6~7年前增長了20多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國產棉制面料及用國產棉制面料做成的服裝出口達到了207.8億美元。

  從1997年到2004年一般貿易比重逐步上升,國產面料日益受到企業青睞。國家“ 十五”期間開始抓技術創新,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國家安排了財政債券貼息,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和產品開發,安排那些真正能實現用國產產品頂替進口、實現出口創匯的項目,鼓勵“頂替進口,擴大出口”。紡織工業安排了8批國債項目(全國共10批),269個項目,總投資312. 5億美元。按投資額計算,棉紡業占39%。徐文英認為:就是在這種良好的技改大環境下,棉制紡織品及服裝采用國產面料頂替進口的技術進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

  技改不僅擴大了出口,還使得棉紡行業從單純追求產量的粗放型經濟向注重設計、研發的集約型經濟轉變,棉紡企業也開始致力于提高面料產品的科技含量和國際化程度。

  徐文英認為,面料是行業技術進步的集中體現。高質量、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棉紡織面料的開發、生產要求行業從原料到染整的全系列技術環節環環相扣、步步跟進。

  徐文英分析,目前我國棉紡織行業在新型纖維使用、前沿紡紗技術、先進技術裝備和軟件技術上都跟國際存在不小差距。徐文英提出:發展國產高檔面料,要從電子信息技術、多種纖維混紡、新的紡紗技術運用等方面入手。

  國產棉紡設備近年來發展迅速,清梳聯、粗紗機、細紗機、并條機等全套棉紡裝備的技術水平進步越來越快,清梳聯、粗紗機、并條機基本可以取代進口。無梭織機、自動絡筒機、精梳機我國可以自主研發和生產,這些設備頗受棉紡企業用戶的青睞。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有一些差距。徐文英認為,為了適應后配額時代新的形勢需要,棉紡裝備的研發方向,要以《紡織工業科技進步發展綱要》為指導,以當前棉紡行業產品生產的需求為準繩,不斷提高機電一體化水平。信息化是時代發展的趨勢,棉紡企業可借助紡織面料的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制造出更有個性、更加時尚化的棉紡面料;也可引進企業資源規劃(ERP)、管理信息系統(MIS)等信息技術,提高企業管理水平;還可運用計算機在線檢測、虛擬制造(VM)等技術縮短新產品開發、生產、銷售周期。目前,一些棉紡色織企業已實現或基本實現了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的建設,個別企業的應用確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這些企業的特點是:管理水平高,創新意識強,敢于應用最新技術不斷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并通過先進的管理意識使企業獲得豐碩的經濟效益。例如廣東溢達、山東德棉、山東魯泰、無錫一棉等。

  據徐文英介紹,行業目前重點倡導、鼓勵發展的是多種纖維混紡面料。近年棉花價格總是大起大落,2003、2004兩年棉價更是暴漲暴跌。棉紡企業為了盡量減少受棉價的制約作用,正加快產品結構的調整,加大多種纖維的運用比例。采用了棉、滌、天絲或棉、亞麻和竹纖維進行交織混紡,織出了集聚不同纖維優點的面料,既透氣、吸汗又抗菌,改善了面料的服用性能。如今,新型纖維發展得很快,有lyocell、Modal、銅氨纖維、竹纖維等新型纖維素纖維,有杜邦公司新型尼龍Tactel、Rhodia尼龍短纖維、細旦、超細旦的滌綸等纖維,還有各種抗菌、保暖、釋放負離子、紫外線屏蔽、阻燃等功能性纖維。但這些新型纖維主要還是國外開發的。徐文英認為,隨著新型材料和新型纖維的不斷推出,運用天然纖維與化學纖維的多元混紡、交織,采用包芯、包覆等手段造就的新型面料將是未來棉紡織行業的開發重點。 

  新型混紡面料及其他具有高質量和高附加值的高檔面料對紡織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而使緊密紡、噴氣紡、全自動氣流紡等新型紡紗技術得到了較快的發展。目前我國有緊密紡約60萬錠左右,有噴氣紡約23700多頭,全自動氣流紡十幾萬頭。這些新型紡紗技術為棉紡面料注入了時尚活力。緊密紡使紗線強度提高15%,而且條干好、毛羽少,這種面料的高檔針織以及色織襯衫既時尚又高檔。

  最后,徐文英提出,棉紡面料要提高競爭力,應著眼于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品質的市場需求。以色織布為例,作為男士襯衫的主要面料,與印染布相比,色織布具有染色牢度強、條紋組織清晰、品種變化豐富、附加值較高的特點。特別是高檔色織布,國際、國內市場均呈供不應求局面。 

 

 

 

魯泰:追求不止的色織布大王  

  世界上每7件色織面料生產的襯衣中就有1件源自山東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這家1990年才合資成立的公司,在短短15年時間中,魯泰堅持以科研和技術創新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走在了全國乃至世界紡織行業的前列。

  目前,擁有1萬多名員工的魯泰公司,座擁資產32.5億元,凈資產14.3億元,12 個生產工廠,并在北京、上海、青島、香港、新疆等地建有3家分公司、10家控股子公司。公司研發的“魯泰格蕾芬”面料、高檔色織面料和襯衫、“純棉高支免燙整理織物”、“色織綿羊絨面料”、“棉三防加免燙面
  料”、“緊密紡面料”等在國內均獲優秀創新獎,其中“液氨+潮交聯免燙面料”獲國家專利,“魯泰格蕾芬”被評為2004年“中國名牌”。

  公司成長至今日,有如此大的“造化”,魯泰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劉石禎認為:做好傳統產業,這里面有學問,這個學問在于如何把這個傳統產品做好,你的品種、你的花色,你的質量要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要有很高的科技含量。

  劉石禎的這番話,看似樸素,恰恰道出了魯泰由一個小型棉紡織企業迅速成長為世界最大的色織布生產商的根本所在。

  在市場上,任何企業都要靠產品來說話。人人都知道“高科技含量”的重要性,可是有多少企業能夠行動、行動又能成功的?話語與行動也許只是一步之遙,而不邁出這一步,差距將是千山萬水。而在科技創新、技術進步這條路上,行動以后不能堅持、沒有后續,走不到高遠處,也只是“九十步笑百步”而已。行動,而且一直行動才能站到屬于自己的高峰,才能享受“風景這邊獨好”。魯泰這個色織布大王正是如此以堅持不懈的行動力創就了今天的事業和高度。 

主攻色織布 依托技術進步   

市場前景看好

  色織布是男士襯衣的主要面料,與印染布相比,色織布具有染色牢度強、條紋組織清晰、品種變化豐富、附加值較高的特點。國內外市場對高檔色織布需求方興未艾。2004年我國出口色織布11億米,同比增長7%,說明色織布市場空間依然很大。隨著消費層次的提高,不論是服裝還是裝飾行業,使用高檔、特種整理、功能性色織面料的比例在不斷上升。因此,高檔、特種整理、功能性色織布,市場前景相當廣闊,其壽命周期仍處在成長期。

  魯泰依靠多年技術進步,推動產品結構調整,主導產品從低附加值、低毛利率的棉紗、坯布發展為高檔色織布和服裝。實現了產品不斷升級換代。1994年至2004年,紡紗產品占銷售收入的比重由86.5%下降至1.57%。而同期色織布的比重由12.1%上升至81%,襯衣的比重也由1.3%上升16%。2004年色織布和服裝的銷售收入繼續分別增長24%和31%。因色織布和服裝的毛利率一般高于棉紗、坯布10個百分點以上,產品結構的調整推動了公司業績的不斷提升。

  海外的色織布廠商主要集中在日本、泰國和臺灣。由于勞工成本、原料等原因, 他們已無法與中國大陸廠商抗衡。如中國大陸紡織企業的勞動力成本約為日本的 1/20,臺灣的1/10,泰國的1/3。多年來日本廠家已陸續遷出國內并減產;近幾年臺灣、泰國廠商也面臨與日本相同的問題。從產量看,泰國TTI公司、泰國泰布廠、臺灣佳和公司等昔日的大型色織布廠商已遠遠被魯泰甩到后面。國際競爭對手的停滯甚至退步,給魯泰擴大國際市場提供了良好的時機和發展空間。 

要做就做高檔的

  就一般色織產品而言,因行業進入壁壘低,同業競爭激烈,產品已供過于求,但高檔色織布依然供不應求。

  色織行業是集紡、織、染、整四個專業的多工序,采用多種設備的深加工行業。我國大部分色織企業技術設備陳舊落后,主要生產一些T/C、CVC為主的面料,國際市場上高檔色織面料空間比較局限。劉石禎說:魯泰在借鑒意大利國家先進經驗后,根據自身條件開始由生產T/C、CVC、長絲面料向高檔全棉色織面料轉型。高檔色織不同于普通色織,公司采用新疆長絨棉和美國PM棉,運用緊密紡設備生產精梳棉,具有條干好,棉結雜質少、強力高的優點。并采用優質的活性染料、還原染料及染紗先進設備進行染色,產品色牢度高、顏色鮮艷。后整理工藝采用世界最先進的液氨整理機、預縮機等設備,使產品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公司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又具備先進的技術設備,逐漸走上高檔色織面料的生產道路。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劉石禎同時表示:在“百年魯泰”的發展歷程中,高檔純棉色織布不會是我們唯一的主打產品,公司會緊跟時代潮流,根據市場發展情況、為不斷滿足人們生活需求而做出改變。 

“大王”并非浪得虛名 

  
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劉石禎   

  在強者輩出的年代,魯泰這個色織布大王也并非一個“大”字了得。其強悍的科技實力以及大手筆的科技投入、嚴謹的研發體系是這個色織大王贏得市場的不變法寶。憑借其產品的“高檔”、其技術的先進,魯泰這個“色織布大王”并非浪得虛名。  

高檔產品與高端技術孿生

  據劉總介紹,魯泰公司色織布現年產量達7800萬米,產品具有色彩鮮亮艷麗、花色品種多、布面光潔、色牢度高、批量小、綠色環保等特點。采用優質的新疆長絨棉和美國的PM棉為生產原料,引進世界一流的瑞士RETER精紡紗設備、日本液氨整理設備,主要生產80S至160S的高檔色織面料。并利用多種原料開發多種纖維混紡,運用織物組織、流行色彩及各種花飾線等巧妙設計,采用先進的后整理工藝技術,提高了色織產品的多樣性、舒適性和功能性。現公司每年可進行兩萬個品種以上的生產,既可以進行單一品種的小批量生產,又可進行多品種的小批量織造,競爭空間極為廣闊。

  魯泰的“魯泰格蕾芬”色織布產品主要用于高檔男襯衫、家用紡織品、服飾產品的時尚化,現已開發了襯衫、西服、領帶、短襪、家居服、短褲等多種系列產品,適用于不同人群。產品覆蓋全國20多個省市,銷往日本、美國、英國、意大利等36個國家和地區。在全國棉紡織(色織)企業排名中名列第一,生產量占全國高檔色織面料的 30%以上,占世界市場份額的15%。

  產品的高檔化與科技實力的強大總是一對“孿生姐妹”,魯泰高檔色織布的出產同樣伴隨著科技實力的不斷提升。

  色織布在生產方面對紗線品質要求高,因為即使很小的紗疵也會在面料上體現出來,影響到產品的質量。色織布設計要求較高,需要專門設計人員不斷的學習專業知識及最新的設計理念。色織布染色牢度要求高,可以經受絲光、起絨等后處理加工。

  針對色織布的這些要求,魯泰在產品研發方面主要注重以下幾點:

  一是原料多樣化。充分利用多種原料開發多種纖維混紡、交織產品,提高色織產品的多樣性、舒適性、服用性;二是充分運用織物組織、流行色彩及各種花飾線等巧妙設計,通過CAD先進設計手段,使色織產品風格突出,個性化、時尚化、藝術化,以滿足崇尚個性、時尚、休閑消費人群的需求;三是采用先進的后整理工藝技術開發功能性產品,同時研究提高面料的質感、舒適性整理技術,給產品注入新的活力,大大拓寬色織產品的銷售領域。

  所有產品生產實施高標準:公司嚴格按照日本JIS、美國的AATCC標準即國際紡織產品的最高質量標準進行生產,產品優等品率始終保持在99%以上;公司在新疆有十二萬畝長絨棉生產基地,從源頭上保證了后續產品的品質和穩定性;公司的棉紗產品達到了瑞士烏斯特公報25%的水平。  

科研體系出產高科技

  魯泰一直高度重視高新技術的引進、使用和研究以及科技開發能力,在國際國內紡織市場上保持了明顯的技術和設備及科技含量的先進性。魯泰擁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生產設備,COM紡紗和液氨潮交聯整理設備、技術和產品在世界上處于絕對領先水平。2001年至今投資4.2億元引進6萬錠瑞士 COMPACT緊密紡設備及德國漿紗機、比加諾多臂劍桿織機、日本染色機、德國門富士拉幅機、瑞士絲光機、整經機等。擁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科研設備(80%以上為進口),為有效的開展工作奠定了硬件基礎。

  魯泰的純棉液氨+潮交聯免燙面料也是引領世界色織布潮流的具有獨特品質的高科技含量的紡織品。目前,液氨整理生產線全世界只有十二條,魯泰公司擁有三條。經過液氨整理的產品,填補了國內全棉色織布免燙整理的空白。

  魯泰擁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開發隊伍和完善的科研開發體系,公司現有各類技術人員1500多人,占總人數的15%,其中從事科研開發的人員有539人,占技術人員的 35.9%。公司目前已開發了棉/山羊絨、棉/竹纖維等新品種,形成了以純棉緊密紡紗、液氨免燙整理為主線的28個系列、幾十萬個規格的產品體系,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公司先后自主開發了一系列高科技含量的新產品和創新改造了一系列生產技術。在研發的同時使各部門的技術水平也有了較大的提高。COMPACT紡紗的技術應用、液氨整理的技術應用,液氨免燙襯衣的制作技術應用等都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并多次獲得獎勵。公司充分依靠科研人員,對科研工作高度重視,科研人員工資待遇不斷提高,對主要研究人員根據其工作業績,分別發放汽車及科研補助,大大激勵了科研人員的工作激情。建立了合理的工作機制,每個部門都有健全的工作規程,明確工作任務及目標,對工作的考評制度制定合理,并且不斷的進行修訂,做到循序漸進。建立了合理的獎罰機制。公司對科研人員要求嚴格,科研人員崗位能上能下,引入了一系列競爭機制,不論資排輩,提高了人員的自信心,并且每年對所研究的科研項目及課題進行精神上的鼓勵和物質上的重獎,提高了科技人員的科研積極性。

敢于大投入 贏得高回報

  據劉總介紹,魯泰每年從銷售收入拿出3%以上的資金用于科研力量的充實和科研設備及儀器的更新與改造,科研用設備具備國際領先水平,為新產品的研究開發提供了保證。2002年及2003年度公司分別投入經費3080萬元和4120萬元,分別占年銷售收入的3.17%、 3.36%,研制開發全棉高支緊密紡紗、棉羊絨高檔面料、液氨+潮交聯免燙襯衣、后焙烘免燙襯衣等幾十個課題,并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用最先進的生產技術生產的高新產品,給魯泰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同時為企業的經濟振興和今后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隨著高新產品良好的市場發展勢頭,2002年實現銷售收入9.5億元、利潤1.49億元、出口創匯9626萬美元,其中新產品銷售收入占總銷售收入的78%。2003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2.22億元,利潤總額2.22億元,出口創匯實現1.25億美元,其中新產品銷售收入達到總銷售收入的80%,2004年公司完成銷售收入18.9億元,利潤3.2億元,創匯1.65億美元。其中高新技術產品銷售收入11.8億元,占總收入62%。 

色織布大王繼續行動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棉紡產品特別是色織產品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天然彩棉、絲光棉等新纖維原料的選擇應用,細旦纖維、異截面纖維、高收縮性纖維等新合纖以及再生蛋白纖維、功能性纖維的開發,復合纖維材料混紡、交織技術發展,這些都在改變著原有的傳統概念。

  科技總是日新月異,要保持領先既要有先行突破,也要在薄弱環節緊追不舍。根據色織布行業科技發展的動向與態勢,據魯泰科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魯泰科研重點落腳在紡織新原料的不斷創新、織物化學整理、產品環保生態性等方面。

  紡織原料的開發不斷創新,是其新產品開發的主要方面。如XLA彈力纖維、光觸媒纖維、麻纖維、各類蛋白纖維、吸濕排汗纖維、天絲、莫代爾纖維等都是圍繞改善舒適感理念而開發的。

  在化學整理方面,不斷開發及推廣新型整理技術,如現在魯泰已開發及得到客戶好評的液氨潮交聯整理、納米整理、三防整理、雙彈整理等。

  加強環保生態紡織品的開發將是魯泰的科研重點。在歐洲,各種質量認證、環保認證、職業健康安全認證等紡織品標準逐步推行。綠色的概念包含從原料的選用到紡紗、織布、染整、服裝加工的全過程。從綠色漿料、到染化料助劑的選用都體現無毒、無害;歐盟公布的禁用染化料和有害物質含量標準已經成為紡織品進入歐盟的門檻。產品的的綠色生態指標也要得到企業決策者的高度重視。

  同時,魯泰提倡清潔生產、加大助劑、染化料的回收使用。現代社會提倡節能、節水、降耗,魯泰在成本節約、能源回收方面新購進了許多設備。

  十五年的時間也許并不漫長,但是對于沒有虛度的人來說已經足夠充實。魯泰能夠在15年間由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型棉紡企業成就為世界色織布大王,實在不是一言兩語可以說得清楚道得明白的,但是其領導者對于科技清晰的發展思路、企業執行力的堅持不懈,這些企業的精神氣質卻是旁人都無法否認的。即使旁觀,也能從中得到莫大的啟示吧。(本文圖片提供: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

 

 

 

 蘭雁:牛仔布里寫傳奇   

  淄博周村是齊魯大地上的歷史文化名地,周村一直有著“天下第一村”的美譽,也一直是紡織重鎮。電視劇《大染坊》的傳奇故事就在這里發生。而今日蘭雁集團締造的傳奇并不亞于《大染坊》的精彩。時空相隔,兩者所處時代、環境截然不同,彼此身上的那種自強不息的氣息卻穿越時空息息相通。消卻了《大染坊》的悲壯與彩烈,今日的蘭雁集團以其從容不迫、勇往直前的姿態創造著自己新的傳奇。 


蘭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盛文中

危機中確立科技理念   

  談起企業的發展,尤其是近五年來的發展,蘭雁集團董事長、總經理盛文中用 “飛速發展”來形容。確實,成績不俗:2000年,“蘭雁”商標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成為牛仔布及牛仔服裝行業中第一個獲此殊榮的企業;企業還有數十個產品榮獲了中國棉紡織協會、中國色織行業協會優秀創新獎、優秀產品獎,上百種產品榮獲省市科技進步獎、優秀設計獎、優秀新產品獎;企業先后榮獲全國 “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服裝行業自營出口創匯優勢企業、全國紡織管理優秀企業、全國服裝行業百強企業及省、市出口創匯先進單位等稱號。蘭雁牌面料及服裝產品遠銷歐美、日、韓、中東、東南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世界上每12件牛仔產品中,就有一件產品來自蘭雁集團。在國際市場,蘭雁的牛仔布被金發碧眼的洋人賦予了一個極具地域特色的美稱——“山東淄博布”。

  2005年“蘭雁”牌色織牛仔布又獲得“中國名牌”稱號,在旁人看來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盛文中的喜悅之情還是溢于言表:“我們的又一個夢想成為了現實,打造百年蘭雁的步伐也因此變得更加堅實有力了。”

  其實盛文中是一個危機意識強烈的老總,而對于“中國名牌”如此在意,完全出于一種要創造百年企業、創造大品牌的強烈愿望。在中小企業林立的中國牛仔布陣地,盛文中心中的蘭雁傳奇不只是不追求“綜合第一”,而更重視“強”,重視強勢品牌的打造。在“不進則死”的市場面前,盛文中清楚地知道,科技實力是實現蘭雁品牌之夢的強大依托。而這些認知并非先天得來,是通過多年市場磨礪和多方“取經”才得到的真言。

  學經濟管理的盛文中出道22年了,1983年時任蘭雁當副廠長,中間曾有五年去紡織公司當副經理,1999年開始擔任董事長一職。而1999年時牛仔布市場的蕭條剛結束,蘭雁面臨的也是慘淡境況。經過多年改制,如今蘭雁國有成份已經完全沒有了,是民營機制,省級日益迸發。1999年總資產是3個億,2004年達10.5個億;1999年創匯不到1千萬美元,如今達7千萬美元,同時規模也翻了一番多。即便是企業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盛文中仍然認為:我們還缺乏一種發展的理念,缺乏與外界的比較,總認為自己已經不錯了,卻不知道外面的牛仔布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況。1999年時,盛文中就開始思考一個問題:雖然蘭雁在中國還是不錯的,但是在世界上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位置,我們發現缺少一個參照物,其實就連國內同行中我們究竟是怎么一個位置也不是十分清楚。2001年,盛文中參觀了當時世界上十大企業之一——美國的伯靈頓,又去了墨西哥的工廠和香港工廠,回來后認識到蘭雁雖然在設備是世界上一流的,但是研發、質量都不在同一水平上。

  “雖然這些在國內是好的,但是拿到世界上去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這樣我們就定好了自己的位置,也清楚了自己在世界上處于一種什么樣的地位。于是我們就通過技術改造,加強管理,以縮短差距。”盛文中如是說。正是在強烈的上進心和落差感的矛盾交錯中,蘭雁最終選擇迎頭趕上,以科技提升產品質量,打造品牌。

  “如今我們注重的是產品開發和質量的提高,并不是象以前那樣只是盲目的量的擴大,沒有新產品、高質量,只是量的擴大勢必會使我們這個產業越來越膚淺,只有不斷開發適應市場的新產品,同時提高質量,這企業才會具有很強的競爭力。”盛文中說。 

科技創新催生自主品牌   

  今年1~8月份,蘭雁集團公司實現紡紗20480噸,比去年同期提高63.49%;牛仔布產量3034萬米,比去年同期提高8.76% ;牛仔服裝產量537萬件,比去年同期減少9.59%;實現銷售收入8.43億元,比去年同期提高15%;實現出口創匯6536萬美元,比去年同期提高30.34%。從這些數據來看似乎萬事大吉,但是盛文中認為:就牛仔布市場整體來講,上半年訂單充足,滿負荷生產,產銷兩旺;下半年由于中國與歐美紡織品出口貿易出現爭議,市場發生變化,致使出口訂單銳減,效益降低,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因素。而對于整個牛仔布企業生產技術水平參差不齊,與國外同行業相比存在較大差距的情況,盛文中認為:中國企業迫切需要觀念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科技創新,自主品牌創新,蘭雁集團技術創新是基礎,科技創新是動力,只有科技創新成功,才能最終達到自主品牌創新的最終目的。

  蘭雁集團于2002年集團與青島大學共同開發《紡織品超細顏料染色技術開發》項目,被國家經貿委列入重點技術創新項目,該項目填補國內空白,處于國際先進水平。 2003年自主研發“環保生態牛仔面料”項目,被國家科技部列入火炬計劃項目,該項目填補國內空白,處于國內領先水平。2005年自主研發“生態彈力竹節紗”、“環保家用牛仔面料”兩個項目又被國家科技部列入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兩個項目均填補國內空白,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所列項目均在批量生產或大批生產階段,已成為企業產品更新換代、新的增長點。因此,2004年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據統計,2002~2004年,蘭雁集團榮獲國家新產品和重點新產品5項,中國棉紡織、色織協會優秀創新獎、設計獎9項,省科技進步二、三等獎5項,市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17項。2004年榮獲中國紡織工業科學技術貢獻獎。2005年榮獲山東省科技創新先進集體。

  這些榮譽的獲得,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使蘭雁的牛仔布終于以強者的姿態站在市場上。多年的不斷努力,終于使“蘭雁” 這一牌子成為山東著名商標、中國馳名商標,最終在2005年獲得“中國名牌”稱號。多年的后積薄發,才有了今日的“蘭雁”中國名牌。成為“中國名牌”了,盛文中卻又在考慮如何使自己的產品和品牌直接推向國際大舞臺。“依托國際市場網絡體系和前沿信息,迅速作出適應國內市場的分析和判斷,進行市場預測和決策,從而領引國內牛仔面料研發趨勢和市場潮流。”——這才是蘭雁的目標所在。

  在“蘭雁”品牌建設中,科技、裝備、研發實力自然是蘭雁集團的底氣所在。 

科技體系與市場靈龍互動   

   盛文中從技術裝備、技術研發、人才優勢、質量檢測、市場開拓優勢等方面為我們解讀了蘭雁的科技體系與市場之間的靈龍互動。盛文中認為,新產品的開發與問世將是滿足市場,贏得市場的重要法碼。只有發展優勢項目,堅持技術創新,才能拓寬廣闊的生存空間。在生產常規產品的同時,蘭雁集團努力開發新品種,一個月就有七八十個新產品面世,使企業在開拓市場中占據了主動。蘭雁集團把產品開發作為開拓市場的重中之重,建立了市場快速反應機制,實行了產品開發的綠色通道,從產品設計或組織分析開始,原料采購,價格核算,打樣中試,全面投產,每個環節都快速通過。同時,蘭雁集團實行了新產品研發、生產銷售一條龍的獎勵制度,對在產品開發、生產、銷售中的有功人員實行重獎。 

  蘭雁集團先后從日本、瑞士、德國、捷克、美國、意大利、比利時以及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引進了具有國際頂尖水平的片梭織機、噴氣織機、氣流紡紗機、自動絡筒機、束狀染色機、定型機、預縮機等牛仔布專用生產設備3000余臺套,引進美國在線和離線染色測試儀,美國CAD服裝電腦設計系統等國際先進的針輪自動整緯機及泡沫雙預縮工藝技術,滿足產品和技術創新條件要求。蘭雁集團的技術裝備實力之強不言而喻。

  第二個“殺手锏”時是強大的技術研發和人才優勢。蘭雁集團技術中心1996年被山東省經貿委認定為省級技術中心,2005 年被山東省科技廳批準成立山東省牛仔面料及服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蘭雁集團先后與山東大學、江南大學、青島大學、山東理工大學共建技術開發中心和試驗基地,合作研究開發《節水環保染整加工技術開發》、《無甲醛牛仔服裝免燙整理》、《紡織品超細顏料染色技術開發》、《棉天絲綠色紡織品加工技術及產品開發》和《康特絲功能性纖維及面料成衣技術研究與開發》等項目,實現上、下游產業鏈聯合,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依托國內知名院校人才優勢,為集團提供全方位的項目開發、成果轉化和培訓人員等服務,實現了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新格局。蘭雁集團為打造科技創新權威企業,始終把握國際流行趨勢,不惜巨資先后聘請瑞士織造專家,香港牛仔布染色專家,韓國服裝設計專家、水洗專家,美國杜邦公司專家等優秀人才前來公司主持新產品研發及培訓,充實了公司的研發實力與技術管理水平。 

  蘭雁集團同時具有高標準的質量檢測手段。近年來,蘭雁專項投資建立起中心試驗室,分別引進美標、歐標試驗檢驗儀器,對日曬牢度、摩擦牢度、撕裂強度、水洗色牢度、縮水率、臭氧、強力、甲醛含量等指標進行全面的控制,成立以美標AATCC、歐標ITS試驗標準的試驗室,嚴格按照oeko—Tex standard 100生態紡織品先進技術標準組織生產,加快與國際質量檢測標準接軌,全面提升試驗、測試水平。

  在強大的技術支撐之下,蘭雁實現了完善的市場開拓優勢。蘭雁開拓廣闊的國際國內市場,構建多元化的市場體系,先后在美國、香港、孟加拉等國家或地區注冊成立蘭雁貿易有限公司,直向國際市場窗口和銷售前沿。強化產品售前、售中、售后服務,調動銷售人員的積極性,保證了生產經營的正常運行,贏得客戶的信賴和市場信譽。而依托國際市場網絡體系和前沿信息,迅速作出適應國內市場的分析和判斷,又反過來有力地促進了企業科技創新能力。

  蘭雁通過國內外市場調研,在產品研發上就明確了環保生態牛仔面料的發展方向。同時,早在2001年,歐盟針對中國紡織品非貿易綠色避壘的設限,我們采用美國環保染料染色,引進國外先進后整理技術,成功開發出環保生態牛仔面料。經瑞士生態紡織品檢測中心檢測,環保生態牛仔面料產品連續四年獲得oeko—Tex standard 100認證。該系列產品占牛仔布面料的80%以上,得到國內外客戶的認可和一致好評。

  盛文中認為:“誰站在科技的前沿,誰就能搶占市場的制高點,誰就能牢牢站穩腳跟,任憑商潮洶涌,我自巋然不動。”正是完善的科技體系使蘭雁擁有如此豪氣。 

科技與品牌攜手創造傳奇   

  2004年,“蘭雁”牌牛仔布產量為4117萬米,牛仔服裝產量達869.74萬件,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1億元,利稅6236.97萬元,自營出口創匯7593.71萬美元,在全國色織布行業綜合評比中排在了前三位。

  談到今后的發展目標,盛文中說:“蘭雁集團今年將建成山東省牛仔面料和服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并力爭三年內爭創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國家紡織重點攻關項目、重點技術難題,使該中心成為在國際上有重大影響、在國內牛仔布行業處于領先水平的工程研究中心。而名牌戰略作為公司的主要經營戰略,將不斷地引領企業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從他對發展目標的闡述來看,蘭雁讀透了科技與名牌戰略之間的關系,在科技道路上走得越遠,品牌也將走的越遠。這種長遠,或許會超越“百年蘭雁”的時間定義。

  也許成功的企業個個相似,失敗的企業各有各的原因。握緊科技創新的利器是成功企業共同的法寶,而每個企業的科技創新之路卻是千變萬化,只有那些勤懇踏實走這條路的企業才會最終成功。至于這條路怎么走通,企業最終能夠創造怎樣的傳奇,是企業要身體力行、自行體會的。蘭雁能夠堅持在這條道路上奮勇前進,每一步都在鋪就著其關于自主品牌的傳奇之路。(本文圖片提供:蘭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本信息由《中國紡織》獨家網絡授權,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資訊
  • 訂單如潮
  • 發現好貨
  • 孔雀云展
  • 小哥找布
  • 每月新品
  1. 小哥找布服務已上線,海量面料觸手可得!

          出差成本高、采購成本高、時間成本高,采購商找面料太難了!別急,全球紡織網小哥找布服務,找布快,價格準,服務優,助您快速完成訂單。
          小哥找布服務是中國輕紡城數字化轉型升級配套服務,小哥找布服務是中國輕紡城數字化轉型升級配套服務,助力…

沒找到想要的產品? 點擊立即發布采購

62萬供應商為您 免費報價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泉市| 威宁| 文成县| 广元市| 桃园市| 印江| 呼和浩特市| 宁安市| 龙海市| 田东县| 灌阳县| 尉氏县| 新竹市| 乐山市| 吴忠市| 荔浦县| 定边县| 盐源县| 乡城县| 启东市| 盐山县| 石景山区| 南康市| 靖安县| 酒泉市| 越西县| 桦南县| 修文县| 望都县| 乡城县| 淳安县| 满洲里市| 宣城市| 利川市| 阳朔县| 菏泽市| 永嘉县| 原平市| 福海县| 临沭县| 孝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