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市場 “冰火兩重天”蓄勢待發等轉機
2025-04-15 09:45:59 來源:全球紡織網
4月22 日,鄭棉主力合約一路下探至 12795 元 / 噸,單日暴跌110元,而ICE期棉卻逆勢上揚,主力合約收于67.26美分 / 磅,漲幅0.57% 。棉紗期貨與現貨價格也雙雙回落,市場一片低迷。這波行情震蕩背后,究竟藏著哪些玄機?
從種植進度來看,新疆棉花正快馬加鞭。截至4月14日,全疆播種進度已達62.3%,南疆播種進入收尾,部分早播棉田已露出嫩綠新芽,北疆與東疆也進入播種高峰期。然而,庫存與進口數據卻不容樂觀。3月末,我國棉花工商業庫存雖有所下降,但進口量銳減,3月僅進口7萬噸,同比暴跌82.5%,降幅令人咋舌。
下游市場更是寒意陣陣。紡企陷入 “兩難”:紗線價格勉強維穩,卻不得不降價促銷。下游需求斷崖式轉弱,紡企訂單寥寥,出貨困難,利潤被不斷壓縮,部分企業甚至動了限產的念頭。坯布企業同樣如坐針氈,新訂單稀少,庫存堆積如山,價格一降再降,市場競爭近乎 “白熱化”。
外貿方面,看似亮眼的3月數據暗藏隱憂。紡織服裝出口雖同比增長12.9%,但這主要得益于外貿企業 “搶出口” 和去年低基數。隨著關稅陰影籠罩,傳統旺季尾聲的市場觀望情緒濃重,下游采購意愿跌入谷底。
反觀國際市場,美棉卻迎來轉機。上周美棉簽約量暴增,疊加國際油價上漲,ICE棉花期貨連漲三日。若后期亞洲進口國因關稅轉向美棉,美國棉花基本面將大大改善。同時,美國和印度的天氣擾動,也為棉價增添了一絲不確定性。
展望后市,國內棉花市場陷入 “僵局”。傳統旺季卻難見旺季繁榮,外貿環境的不確定性像一塊巨石壓在市場心頭。供需兩端缺乏明確驅動力,棉價短期內恐難擺脫低位震蕩的命運。紡織市場的這場 “寒冬”,究竟何時才能迎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