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貿易的棋盤上,美國的關稅大棒猶如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給中國紡織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然而,正如古語所言,“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場逆境也為中國紡織行業和貨運市場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機遇。
美國關稅升級:從54%到104%
2025年4月9日,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實施高達104%的關稅,這一決定于美國東部時間4月9日凌晨00:01正式生效。
此前,美國已于4月2日宣布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征10%的基準關稅,并對中國商品額外加征34%的附加關稅,綜合稅率已達到54%。此次關稅升級,進一步加劇了中美貿易摩擦的緊張局勢。
美國聲稱此次關稅調整是為了回應中國對美國出口產品加征的34%關稅。然而,這一單邊主義行為不僅嚴重違反國際貿易規則,也對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造成了巨大沖擊。
紡織行業的“危”與“機”
美國加征關稅對中國紡織行業的影響是深遠的。數據顯示,2025年1-2月,中國紡織與服裝累計出口額同比下降了4.5%,其中紡織品出口下降2%,服裝出口更是下滑了6.9%。關稅的增加使得中國紡織品在美國市場的價格競爭力大幅下降,部分訂單開始向越南、柬埔寨等低成本國家轉移。中小企業更是首當其沖,關稅增加導致成本上升,利潤率較低的中小企業難以承擔關稅成本,行業預計會加速出清。
然而,就在這樣的逆境中,國產紡織行業卻看到了曙光。美國加征關稅使得部分依賴進口的高端紡織材料性價比下降,這為國產高端紡織品提供了替代空間。國產PA66產能正處于大幅攀升階段,雖然在品質上與海外頭部企業仍存在差距,但外部壓力反而成為加快產業升級的契機。
企業們也開始積極應對,通過全產業鏈布局來分攤成本,緩沖關稅壓力。國產紡織企業在高端材料的研發和生產上也取得了突破,如廈門當盛、江蘇青昀等企業突破了閃蒸紡絲技術。這些技術突破不僅提升了產品質量,更增強了國產紡織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貨運選擇“第二市場”
上海蒴宇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業務經理余海濤表示,手頭上現有的貨,要趕在4月9日之前發掉,4月9日以后得目前不敢接貨。
“4月9號之后再開船的貨具有太多的不確定性。萬一到港之后真的再加50%的稅,那客戶收貨人很有很大可能棄貨。”余海濤表示,美國關稅出來以后,發貨去美國的訂單明顯減少,而非洲、拉美、中東、歐洲的客戶稍微多了,“也有一些客戶要4月9日之后發貨的,一般都勸客戶去咨詢其他貨代”。
柚子出海創始人吉磊也表示,據其了解,在美國電商形勢尚不穩定的情況下,很多中國商家會選擇將墨西哥市場作為其接軌美國市場的跳板。
“這種選擇方案是存在一定機會的,但需要克服一系列的困難,建議優先選擇線下切入。”吉磊說道,墨西哥電商市場仍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如果是跨境新手或是抗風險能力較小的中小型商家建議暫時不要切入諸如墨西哥等新市場,而是優先選擇成熟的,已經經過驗證的市場。
美國的關稅大棒雖然給中國紡織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但也促使行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數字化轉型。從長期來看,這為國產紡織高端替代提供了機遇,有望推動行業實現產業升級,提升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貨運市場在經歷短期波動后,也展現出新的發展機遇,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雙重推動下,國產紡織行業和貨運市場有望迎來新的發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