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民建成都市委會聯絡與婦女工作委員會、民建成都女子俱樂部組織委員、會員代表,在蜀錦蜀繡(新都錦門)基地開展“智繪錦繡”產業發展專題調研。
深挖文化底蘊,調研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
調研組先后實地調研了四川絲綢博物館、絲綢歷史文化街區、錦華館絲綢創意中心及天府非遺中心等發展情況,詳細了解錦門蜀錦蜀繡產業在場館運營、產品開發、技藝傳承、生產經營等方面的情況。在絲綢互動體驗區,會員們近距離觀摩非遺技藝,感受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的碰撞融合。調研組一行圍繞企業合作、市場擴大、研發設計、宣傳營銷、“非遺”傳承人培養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建議。
政策賦能產業,共謀非遺傳承新篇章
蜀錦、蜀繡已有三千多年歷史,成都作為重要產業與文化承載地,推動蜀錦蜀繡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對擦亮成都歷史文化名片、建設世界文化名城具有重要意義。近期成都接連印發《成都市促進蜀錦蜀繡高水平保護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成都市蜀錦蜀繡高水平保護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為蜀錦蜀繡傳承發展保駕護航。本次專題調研舉行了成都市蜀錦蜀繡政策宣講會。會上,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產業發展大處室牽頭負責人、一級調研員張文軍系統解讀了成都市支持蜀錦蜀繡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涵蓋技術創新、人才培育、市場拓展及文旅融合等領域。
深化區域協作,共筑文化傳承生態圈
此次活動是民建成都市委發揮界別優勢、服務地方發展的行動實踐。民建成都市委會聯絡與婦女工作委員會主任陳暢表示,蜀錦蜀繡不僅是成都的文化名片,更是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未來將持續聚焦非遺保護與創新,通過提案建議、資源對接等方式,積極推動調研成果轉化為務實舉措,為擦亮“天府文化”品牌、建設世界文化名城貢獻民建智慧。同時與新都總支的聯合調研不僅拓寬了視角,更打通了“市級建言+區級落地”的雙向通道。
調研代表紛紛認為,通過實地走訪、交流調研和政策宣講,既加深了對蜀錦蜀繡文化技藝傳承和現代產業發展的認知,更為加強履職建言提供了實踐依據。下一步,將重點圍繞優化產業園區布局,提升產業集聚效應,加強與現代科技、時尚設計等領域的深度融合等方面,提出提案建議,形成調研成果,為推動蜀錦蜀繡產業創新發展獻智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