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費是做外貿的紡織人繞不過去的一個成本,2024年,不少紡織人抱怨運費漲價,給他們平添了不少成本。而最近,海運費下降了,但對紡織企業來說卻不是好事情。
美西運價遭到腰斬
最新一期上海集裝箱出口運價指數(SCFI)顯示,較前一周下跌79.79點,跌至1515.29點,跌幅達到5%,且已連續七周下跌,累計跌幅接近40%。其中,歐線和美西成為重災區,歐洲線累計跌幅達到40%,而美西更是遭腰斬,累計跌幅超過50%。
遠東到美西的運價已經跌破2500美元/FEU的關卡,降至2482美元/FEU,較前一期跌幅達到14.6%。市場上已經出現2100美元和2200美元的報價,預計本周可能跌破2000美元大關。遠東到美東的運價也大幅下跌,降至3508美元/FEU,較前一期跌幅達到11%。
歐洲運價觸底反彈
在四大主要航線中,遠東到歐洲的運價是唯一止跌的,報價為1693美元/TEU,較前一期上漲115美元,漲幅達到7.28%。這主要是因為歐洲線運價已經跌至相對低檔,反映了較為合理的市場價格。遠東到地中海的運價雖然未上漲,但跌幅已收斂至1.14%,報價為2594美元/TEU。
2月中旬,多家頭部船公司宣布3月份集裝箱運價上漲,引發市場廣泛關注。受此影響,集運指數(歐線)期貨主力合約也延續此前上漲行情,一個月內,收盤價漲幅超過60%。集運指數(歐線)期貨主力合約,從1月16日收盤1240.2的相對低點,漲到了2月17日的2010.8,漲幅達到62.14%。近期,多家頭部船公司也紛紛發布漲價函,比如馬士基承運的上海至鹿特丹航線,2月下旬40英尺集裝箱報價為2291美元,而3月6日報價就上漲至4000美元。
關稅問題沖擊海運
遠東至美國的航線運價降低,最主要是受到關稅及針對海運政策的影響。
特朗普上臺第二天即對中國商品的關稅追加10%。涉及全品類進口商品,同時對墨西哥、加拿大分別加征25%和10%關稅,意圖削弱中國通過第三國轉口貿易的能力。
剛剛滿一個月,特朗普政府再次宣布對中國商品追加10%關稅。朗普曾揚言對中國商品征收60%關稅,看來正在采取分階段執行策略。
還有更壞的消息。近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以“中國通過不公平補貼主導造船業,損害美國利益”等無端指責為理由,針對中國海事、物流、造船等領域宣布了一項擬議的全面提案,計劃對包括中國遠洋海運集團(COSCO)等在內的中國海運運營商和經營中國制造船舶的非中國海運運營商,實施費用征收與限制措施,每次最高收取150萬美元的費用,程度之離譜讓人咋舌。
運費低了,卻沒貨可運了
根據海關總署統計,2024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為3011億美元,再次突破三千億美元大關,同比增長2.8%。其中,紡織品出口1419.6億美元,同比增長5.7%;服裝出口1591.4億美元,同比增長0.3%。其中,對美國出口紡織品服裝金額509.6億美元,同比增長9.1%。
而無論是加征關稅,還是針對中國物流行業,都是增加美方的采購成本,降低中國紡織品的競爭力。
加征關稅的舉措落實,海外訂單大幅度縮減,紡織行業信心不足,也使得今年3月初的市場行情明顯較往年有所下滑,外貿客戶出現了明顯的觀望情緒。
運費確實是下降了,但也沒這么多的貨物可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