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正處在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的關鍵階段,新材料作為高端制造業的基石,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為了實現我國在材料領域的自主可控,大力發展新材料產業顯得尤為迫切。
國家之所需,盛虹之所向。盛虹始終致力于探索與國家戰略緊密相連的優勢產業。在三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我們始終堅持聚焦主業,以創新為驅動,把科技創新作為企業的立身之本。憑借全產業鏈的協同優勢,我們在連云港市灌云縣精心打造了芳綸新材料基地。該項目一期規劃建設5000噸對位芳綸,目前正全力推進,預計年內即可投產,為關鍵材料的進口替代貢獻盛虹力量。那么,究竟何為芳綸呢?芳綸,這種在自然狀態下呈現金黃色的高性能纖維,被譽為“黃金絲”,因其昂貴的價格而備受矚目。它與碳纖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一同被譽為世界三大高性能纖維,彰顯了其在材料領域的卓越地位。
目前,間位芳綸(PMIA,1313)和對位芳綸(PPTA,1414)是應用最為廣泛的兩種芳綸類型。相較于間位芳綸,對位芳綸在力學性能上更勝一籌,同時其生產技術難度也相對較高。隨著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迅猛發展,芳綸市場需求量激增。盡管全球對位芳綸名義產能約為10萬噸,但海外企業占據了約80%的份額,國產自給率和產能利用率相對較低,進口依賴程度較高。
那么,對位芳綸究竟有哪些令人矚目的性能優勢呢?它不僅強度高、模量高、重量輕,還具備耐高溫、阻燃、絕緣以及抗老化等多重特性。正因如此,對位芳綸被譽為“子彈打不透、烈火燒不著”的神奇材料。正因這些卓越性能,對位芳綸在航空航天、移動通信、軌道交通等多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其應用場景廣泛且不斷拓展。
飛機垂尾、副翼、機體骨架等關鍵部位;汽車制造中的膠管、發動機齒輪、密封墊片以及剎車片等重要組件;信息通訊技術的光纜增強材料、新型手機電池等前沿應用;高鐵、動車、地鐵中的牽引電機、天花板骨架等核心部件。
隨著進口替代戰略的加速推進,國內芳綸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產業規模持續壯大,技術工藝自主化和設備國產化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據中國化信預測,到2025年,全球和中國對位芳綸的總產能將分別突破5萬噸/年和6萬噸/年,中國地區的產能占比將提升至29%。
在政策扶持、企業自主創新以及國內能源成本穩定等多重優勢下,國產芳綸有望在未來繼續保持產能增長勢頭,躋身全球行業競爭前列。盛虹控股集團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以“1+N”戰略為核心,致力于高端化和綠色化發展,通過自主創新和與國內頂尖院所的合作,成功突破了關鍵材料的核心工藝技術壁壘,為EVA、POE、對位芳綸等國內空白或緊缺材料的國產替代奠定了堅實基礎。在“十四五”規劃的指引下,集團正緊跟2035新材料強國戰略,全力攻克“卡脖子”技術,助力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