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1月20日,特朗普正式就職,成為新一任的美國總統。對Tiktok服務的恢復,中美關系有所回溫。市場情緒也有所緩解,美元指數隨之回落,人民幣匯率也拉升明顯。而特朗普 2.0 時代的政策走向,尤其是他一貫主張的對內減稅、對外加征關稅等舉措,極有可能對全球經濟格局以及產業發展帶來深刻影響。那么,特朗普上任后的“開場大戲”會如何上演?這第一把火究竟會怎么燒?紡織業又將面臨怎樣的影響?
貿易保護主義與關稅政策
在競選期間,特朗普就明確表態,會繼續推行“美國優先”的政策,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征收高額關稅。馬江博分析指出,如果大幅度加稅,對中國的影響主要是這兩類產品:一類是消費品,尤其是紡織、服裝、家紡、橡膠塑料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另一類是通用機械、手機、電腦、電子元件、電氣設備、精密儀器儀表等電子器械類產品。
其中,紡織服裝、文化體育娛樂、皮革制鞋、家具行業將受到較大影響。因為這些行業對出口的依賴度普遍較高,多為勞動密集型行業,在關稅上升時出口下滑的幅度會更加明顯。
而紡織行業也可能是接下來重點關注的對象,在其中最具有競爭力。此外,特朗普 2.0 的內閣成員大多是對華鷹派,政策的一致性和執行力更強,預計貿易保護主義措施會迅速落地。
紡織業的挑戰與應對
1. 出口市場受阻
倘若特朗普實施加征關稅政策,中國紡織品對美出口將會面臨巨大挑戰。高額的關稅不僅會削弱中國產品的價格競爭力,還可能導致訂單減少、庫存積壓。在 2024 年,中國紡織業就已經面臨著需求疲軟和庫存積壓的問題,普遍利潤率已經不足5%,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無疑會讓這一困境雪上加霜。
2. 貿易格局重塑
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或許會引發全球貿易格局的重塑。中國紡織企業可能會被迫加快產業轉移的步伐。
一是向東移。企業出海到第三國,但供應鏈還留在國內,為了節約成本,供應鏈企業會選擇向交通更便利、更靠近港口的中部和東部地區遷移。
二是向南移。此前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是美國、歐盟,但2023年后東盟成為中國最大貿易伙伴,靠近東盟的珠三角沿海城市會有更大的紅利,跨境供應鏈分布會向南移動。
同時,全球紡織產業鏈的供應鏈布局也可能發生變化,企業需要尋求多元化的市場和供應鏈,以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
3. 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
面對外部壓力,紡織業必須加快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速度。一方面,數字化與智能化技術的應用能夠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另一方面,開發高端功能纖維和生物降解材料等新技術,將成為紡織業提升附加值的重要途徑。
4. 國內市場與政策支持
為了應對出口市場的不確定性,中國紡織業需要進一步挖掘內需市場,推動品牌建設和市場細分。同時,政府可能會出臺更多的支持政策,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
特朗普 2.0 時代的到來,無疑給全球紡織業帶來了新的挑戰。然而,危機之中往往也蘊含著機遇。紡織企業應當積極應對,通過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和市場多元化,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同時,政府和行業協會也應該加強政策支持和引導,幫助行業平穩過渡。只有這樣,紡織業才能在特朗普上任后的“第一把火”中,化危機為機遇,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