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一直是浙江的一張金名片,杭州、嘉興、湖州都有絲綢之府的美譽。然而,這些年,以“高貴典雅”著稱的絲綢產品卻不太吃香了。對此,浙江絲綢產業該如何“破局”?
一大早,在浙江嘉欣金三塔絲綢服飾有限公司里,一場針對2025年秋冬真絲內衣新面料開發的對接會正在進行。
“上次我們是要開發高彈的一個面料,我們那個師傅也開發出來了,你要不要看一下整體感覺怎么樣呢?這一塊的彈性在30到40,相當于它整個的包裹性就特別好,就是會有很多想象的空間,我會覺得第一個能做一些貼身的打底的上衣,然后還有一個是內褲。確實這塊面料如果能夠研發出來我們整個的產品還是有幫助的。”
公司設計總監邢媛媛說,真絲做的內衣雖然貼膚透氣,但缺點也很明顯:“痛點在于消費者覺得太松了,因為真絲的材質我們之前在做的時候都會比較松,真絲的內褲像沒穿一樣,秋冬的時候覺得保暖性就是那個包覆感不夠。”
類似這樣的研討,在金三塔是常態。死磕面料痛點的背后,是浙江絲綢產業正將更多的目光轉向國內市場。此前的輝煌時期,嘉興與杭州兩地的絲綢出口量曾占據全國半壁江山。隨著全球消費需求下降等問題的出現,浙江絲綢出口遇到了瓶頸。對這一點,由當地多家絲綢企業整合形成的嘉欣絲綢集團總裁徐鴻感受特別明顯:“比方說是我們過去一個單一個款式,下個3000件,后來變成了1500件,現在可能就是1000件甚至幾百件,那么價格它又上不去,生產1000件的這個效率跟生產3000件的效率是不一樣的,等于要求我們成本要往下壓,其實這是現在最大的困難。”
公司三季度報表顯示,營業總收入為3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86%,凈利潤為1.52億元,比去年同期下滑9.76%。銷售額在上升,但利潤卻在下降。
面對國內市場,多家知名絲綢企業受到了面料小弟們的圍追堵截。市場調查顯示,隨著人們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難打理、僅適合夏天穿著、彈性不足等問題成為了現在不少人拒絕絲綢的理由。
絲綢企業的面料突圍戰也就此打響。這些年,金三塔每年針對市場需求開發兩次新面料,每次推出5種新產品,研發投入保持在銷售額的5%以上。
然而,翻著新研發的面料,公司負責人章潔也有她的煩惱:研發部門每次拿出的5款新面料創意并不能全部投入生產,因為找不到合適的量產供應商:“絲綢行業其實現在面臨的一個困難是,因為整個行業規模就比較小,就會造成高精尖的機器就很少。無論是織機也好,還是橫機,因為這塊市場小了以后,就沒有人再去研發絲綢生產設備,有時候小批量制作你能落地的問題不大,大規模的,要做又有新的問題,這個我們都會把它歸納為研發路上會碰到的一些具體的困難。”
對此,嘉興市工業行業管理服務中心科員周晨光說,他們已著手在原有的政策補貼之上加碼資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希望為有設備需求的絲綢企業提供幫助,彌補當地產業鏈上的一環:“因為嘉興在先進制造業的配套水平上,其實還是具有一定的優勢的。所以我們打算就是從這個角度,來推動這個絲綢產業的發展。今年我們歷史經典產業政策出來之后,除了原有的之外,額外再拿1000萬出來補助,對企業的技改新建的重點產業項目配套更多的資源要素。”
周晨光說的政策,是今年嘉興市《關于推動歷史經典產業高質量傳承發展的實施意見》,意見明確提出,“加快推動絲綢、粽子等歷史經典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像金三塔就打造了“時尚真絲內衣家居服”,今年“雙十一”銷售同比增長40%,創歷史新高;女裝品牌雅瑩也在探索,如何將絲綢、刺繡等元素更好的在現代服裝上呈現。
同樣,在杭州,萬事利也是價值鏈中高端之路的堅定踐行者。
在前不久舉行的浙商大會上,每位企業家佩戴的紅色圍巾,就是萬事利結合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開發的產品。他們探索為絲綢注入文化創意與科技時尚的靈魂,每年都會推出包括絲巾、文創、家紡、藝術品等多產品系列近2000多個新花型設計,持續引領國內絲綢文化創新潮流。
站在新研制的世界領先的萬事利活性免水洗印染一體機前,一條絲巾經過AI設計馬上就能打印出來。特別是AI設計,3秒鐘就能出20多款花型,而傳統的設計師,也許3天才能做出一個花型,這背后就是萬事利首創的AIGC設計大模型在支撐,它能夠為全球80億人每人定制10萬條絲巾且不重樣。
然而,萬事利集團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樓玉峰說,在研發過程中,他們也明顯感受到了傳統企業吸引關鍵領域創新人才的“魅力不足”:“真正像那種AI或者數字這方面的人才,不會來選傳統制造型的企業,傳統企業意味著就給不了高薪,但是我們有充足的發展空間。再一個就是我們也是想呼吁社會,包括政府能夠關注這一塊領域,這個可能就需要一些優惠政策來補充,讓他們能夠流入到傳統企業。”
人才不足更體現在高端設計上。對標國際大牌,如何設計出更“靈動”、讓市場更受歡迎的作品?樓玉峰說,這是他們目前最大的痛點:“國際大牌設計師設計的作品就立體感很強。為什么?因為他們設計師基本上是依靠手繪。我們現在需要的人才是設計人才、AI人才、藝術人才,這個也是我們現在人才缺口。”
眼下,為了彌補“缺口”,萬事利已經在法國、意大利建立設計中心,聘用當地的設計人才從事研發;另一方面,公司也組建了AIGC實驗室,引進并培養了一批高素質的AI創新人才,專注探索讓傳統文化的表達更現代更時尚。
浙江省經信廳消費品與歷史經典產業處處長趙晶坦言,雖然目前浙江省的絲綢產業年營收超500億元,居全國首位,但全省絲綢產業依然在面臨“時代洪流”帶來的各種挑戰,如何繼續坐穩“全國第一”的江湖寶座,政府也將積極出臺政策,與絲綢企業主體共進退:“我們將加大繭絲綢資金支持力度,不斷推動技術創新、工藝創新、產品創新,支持發展豐富多元的新業態、新模式,凝練絲綢文化價值,擴大我省絲綢等歷史經典產業影響力,讓‘經典’成為‘永恒‘,促進絲綢產業高質量發展、塑造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