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時你會用澡巾布嗎?隨著澡巾布的發展變化現如今,一塊澡巾布10塊錢也有人愿意買單,它已遠遠超越了單一的功能性價值。
今天帶領大家走進博愛縣鴻昌街道馬營村,在這里,澡巾布生產企業有50多家,占全國市場份額的 60%,是名副其實的全國澡巾布第一村。是什么讓馬營村澡巾布在眾多產業中“突圍”?帶著這一疑問,記者聯合社科專家,深入探尋馬營村澡巾布背后的故事,挖掘其成功的秘訣……
“小時候,如果不好好讀書,家里人都會調侃,讀書讀不出名堂,就去馬營織布。”12月16日,博愛縣干部琚姣姣回憶兒時記憶,忍不住嘴角上揚。她猶記得,那時候上學路過馬營村,家家戶戶傳來機杼聲,戶戶紡織忙。現在因為工作關系常來馬營村,她猶覺得親切,仿佛耳邊還回蕩著那不絕于耳的機器聲。
博愛縣鴻昌街道馬營村憑借當時并不耀眼的絲織基礎在眾多產業中“突圍”,被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商業行業分會授予“中國澡巾布之鄉”的稱號。
從傳統的紡織技藝到特色澡巾布的生產,再到澡巾成品的品牌升級,馬營村澡巾的故事如同一部生動的歷史長卷,它講述的不僅是產業轉型的艱辛與成功,更是勇于創新、不懈追求的精神傳承。
一個人的鉆研 全村人的幸福
馬營村市場經濟起步較早,1958年建起拔絲廠,1980年村里開始生產棉織床毯,1984年開始生產閃光被面。但是隨著絲綢業日漸衰落,馬營村集體經濟面臨困境。
這時候,陳鳳振老人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馬營村前行的道路。陳鳳振在拔絲廠、電線廠都是老技師、生產廠長、技術能手,愛鉆研,勤奮好學。
“當時陳鳳振用水輪機當動力,用來加工拔銅絲,再用銅絲織羅底。”馬營村黨總支書記陳前進說。
據陳鳳振兒子陳兆升回憶,父親有一次出差,在火車上一個女士向其展示一塊布,說是從國外進口的,國內幾乎沒有。那是陳鳳振第一次見到澡巾,一下引起了他的興趣。
臨走時,那個女士給了陳鳳振一小塊澡巾。回到馬營,陳鳳振如獲至寶,全身心投入澡巾布的研發之中。以前,馬營村絲綢廠做的衣服面料表面都是平整的,但是澡巾布表面是起皺的,這是怎么做到的?
陳鳳振陷入了沉思。在遠走他鄉拜師學藝后,他戴上老花鏡,站在機器前,一遍遍試驗,一次次改進,只為解開那起皺之謎。經過無數個日夜的堅守與探索,他發現,織衣服面料是用一個梭一個捻度,所以表面光滑,改成兩個梭兩個捻度,并且反方向轉動,一濕水,一收縮,起皺的效果就出來了。
“當時澡巾布都用家里的洗衣機洗,定型就用皮帶機,下面是十幾個煤球爐,用來定型。”陳兆升說。
1991年左右,澡巾布一經推出,就吸引了周邊甚至外省很多經銷商。“他們拿著5000元、10000元甚至更多的現金來我家排隊拿貨。”陳兆升回憶說。
“他們家到底在干什么?這么賺錢!”很多鄉親好奇,偷摸著想去學習。陳鳳振打開門,無私地分享給大家。慢慢地,一傳十,十傳百,一時間,馬營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投入到了澡巾布的生產之中,形成了規模化的發展態勢。
“他是馬營村近60年經濟開發的帶頭人,是當今馬營村支柱產業澡巾生產的創始人。”在馬營村的澡巾博物館,這樣一段話概括了陳鳳振對馬營村的貢獻。
在此之后,馬營村人更是不斷創新,銳意進取。陳樹林以其超前的眼光與敢為人先的勇氣,于2001年在全國澡巾行業中率先引入劍桿織機,使生產效率實現了質的飛躍;而陳戰備則緊隨其后,于2015年引入噴氣織機,生產效率提升300%。這一系列舉措不僅徹底淘汰了落后的小型鐵機設備,更成功引領了馬營村從個體絲綢織造向產業化、規模化生產的華麗轉身。
一個人的突破 全村人的跨越
如果說陳鳳振是馬營村澡巾產業的奠基人,那么陳康就是澡巾產業的發揚光大者。
陳康大學畢業后,做起了米線生意,但是一直賠錢。站在人生十字路口,在父母的勸說下,陳康回到了家鄉。
“陳家那么多親戚都是做澡巾布的,你跟著去學學。”父母想讓他有個事兒干。
陳康只好硬著頭皮找親戚朋友借錢,買機器,開始生產澡巾布。當時馬營村大多數是作坊式生產,質量良莠不齊,低價競爭,而且澡巾布利潤低,銷量還不能保證。
“不能一直為他人作嫁衣,必須做成品,改做澡巾,做品牌!”陳康在一番痛苦掙扎后下定決心。恰逢電商興起,國家扶持農村電商,大學學習電子商務的陳康敏銳地捕捉到,馬營村澡巾布產業要“換天”了。
2017年,陳康注冊了公司,把自己的大學室友、師弟都拉來創業,起名河南素潔日用品有限公司,集面料生產、澡巾加工、銷售等于一體,研發出了“浴美凈”“尹秀”“素潔”等自有品牌。
一枝獨秀不是春。在博愛縣委統戰部、縣工商聯指導下,陳康又聯合村里其他澡巾廠共同成立了“博愛縣澡巾產業協會”,聯合更多的企業抱團發展。現在的馬營村澡巾布生產企業有50多家,占全國市場份額的60%,承辦了全國澡巾布創新創業論壇,成了名副其實的全國澡巾布第一村,產業鏈條延伸到生產澡巾成品、家居清潔等用品,澡巾企業有20多家,正在向品牌化方向發展。
產業的發展帶動了村民的就業,村民足不出戶,在家門口就可以找到工作。
智勇澡巾廠負責人杜新路介紹,在他的工廠,一個女工負責看守4臺機器,平均一米掙6毛錢。“即使淡季,每個女工每月也能掙到兩三千塊錢,旺季時候更別說了,掙得更多。”
“活兒輕,時間自由,不耽誤做飯接娃,每天少則五六十元,多則上百元。”在素潔公司車間,35歲的畢波說,她負責給澡巾貼上品牌標簽,一箱400個澡巾,一天能裝10來箱,每貼一個掙四到五分錢,一個月下來兩三千塊錢肯定沒問題。
旁邊,60多歲的李秀蘭更是心滿意足。“60多歲了還能靠自己賺點錢,還在家門口,咋都覺得滿意!”她邊整理澡巾邊說。
一個人的精進 全產業的升級
步入素潔公司的展廳,各式各樣的澡巾令人目不暇接,長的、短的、帶柄的、純色的、五顏六色的、拉背的,各種“搓澡神器”應有盡有,顛覆了人們對澡巾僅僅是一塊布的認知。
在淘寶、京東等主流電商平臺,輸入“澡巾”二字,陳康的店鋪穩坐搜索前列。自2014年涉足電商領域以來,僅用一年多時間,線上銷售額便迅速攀升至公司總銷售額的四分之一。
更讓陳康振奮的是,他接到了名創優品的合作電話。接到電話那一刻,他有點蒙,“名創優品在全國有800多家店,這證明我們做的澡巾已經得到年輕人的青睞,走進年輕人的世界。”果不其然,和名創優品合作后,素潔公司的銷量翻番。
一次廣州之行,陳康目睹了一家商場內一整面墻琳瑯滿目、設計各異的澡巾展示,這一幕深刻觸動了他,更加堅定了他推動品牌化發展的決心。
“昔日,澡巾的用途僅限于基本的沐浴清潔,而今,年輕人可能沖著顏值去買。以前一塊澡巾也就三五塊錢,但是現在,10塊錢也有人愿意買。”陳康說,澡巾,已遠遠超越了其單一的功能性價值。
素潔公司不斷了解用戶需求,將摩擦度、美感等各方面綜合考量,設計出了定位差異化且精準的一系列產品,如“洗游記”系列,主打一個高顏值;“鐵扇公主”系列,專為追求獨特風格的少女設計;“豬八戒”系列,則適合追求輕松生活的胖友;“紅孩兒”系列,專為兒童設計,柔軟安全……
今年7月,在第117屆(上海)中國日用百貨商品交易會上,陳康攜公司最新研發的45款澡巾榮耀亮相,進一步彰顯了其品牌實力與創新精神。恰逢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發布了洗澡巾紡織行業的新標準,作為這一標準的制定參與者之一,陳康倍感自豪。他們的新品不僅全面符合新標準,更以快速迭代的設計理念,緊密貼合時代脈搏,贏得了廣泛贊譽。
展望未來,陳康的雄心壯志不止于國內。他計劃將目光投向國際市場,將“中國澡巾布之鄉”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讓中國澡巾走向世界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