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張家港、青島等地棉花貿易企業反饋,12月上旬以來港口人民幣資源庫存持續減少,其中高等級、高品質指標巴西棉、美棉表現稍活躍,但阿根廷機采、土耳其機采、印度手摘棉等小品種資源詢價/出貨較10月、11月份轉差。
業內分析,部分接到出口美國/歐盟溯源訂單但進口配額耗盡或2024年未獲得進口配額的紡織企業元旦前補庫成為港口非保稅棉剛性出貨的關鍵,但港口保稅、即期棉等美金資源成交延續偏冷清局面,棉花貿易商持貨觀望氣氛也較濃。隨著近期2023/24年度巴西棉及新年度印度、土耳其、墨西哥等產地棉花到港、入庫,中國各主港棉花庫存總量緩慢回升。考慮到12月以后2024/25年度美棉裝運到港將逐漸提速,因此港口外棉庫存反彈預期加快。
從調查來看,由于近期棉花進口配額嚴重短缺,港口人民幣資源成交持續占主體,因此一些棉花貿易企業小幅上調清關棉基差,幅度多在50-150元/噸,而且對可紡性好的優質棉存在惜售情緒。12月15-17日青島港清關巴西棉M 1-3/16(強力30/31GPT)基差集中在2900-3000元/噸(對標CF2501);而清關美棉31-3/31-437(強力30-32GPT)基差則上調至3500-4500元/噸,而且棉企降價、讓利幅度不大。
目前青島、張家港保稅巴西棉M 1-5/32(強力28/29GPT)凈重報價多在75.05-77.65美分/磅,1%關稅下的直接進口成本約13305-13755元/噸,而河南、山東、江蘇等內地倉儲庫3129B(斷裂比強度29-31CN/TEX)新疆機采棉公重報價集中在14850-15150元/噸(包括移庫在途資源及2023/24年度陳棉,不包括東疆產地皮棉),考慮凈重、公重結算差異,1%關稅下巴西棉進口成本與新疆棉順掛幅度約1400-2000元/噸,基本與前兩周價差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