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為全球產業鏈中的重要領域,紡織工業對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創新更是成為了編織未來美好生活的決定性因素。面向新時代、新征程,全球紡織創新發展之路如何走?
10月24-25日,2024國際紡織創新大會在紹興柯橋舉行。聚焦“創新環境、材料、人工智能、生產流程”四大核心議題,來自美國、英國、瑞士、葡萄牙、奧地利、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等8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行業領袖和國際企業代表,共同探討了綠色纖維研發、數字技術應用、供應鏈可追溯等行業前沿的創新趨勢,助力全球產業鏈在科技創新與產業變革中重塑新格局、新價值、新優勢。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閻巖,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生產力促進部主任、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主任李波,紹興市柯橋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章松等領導,以及WTiN總經理Mark Jarvis,Microsoft Digital Studio首席設計負責人Yannis Paniaras,奧地利纖維研究所總經理Matthias Gluth等10余位海內外嘉賓出席大會。大會得到Oerlikon(歐瑞康)和datatex等企業的大力支持。
協同創新,賦能全球產業升級
閻巖在致辭中指出,全球紡織行業要以創新為驅動,融入時代大勢,構建更加開放、更加環保、更具活力的價值鏈,主要包括:可持續面料開發、節能生產方法以及智能技術在紡織制造中的整合;實驗室培育及生物制造皮革替代品等替代材料的商業應用與技術突破;區域市場條件與法律框架下可持續紡織品的應用創新與環境效益;AI與生成技術對紡織生產帶來的個性化和數字化效益等,加速布局未來產業,與新興科技交叉融合,形成多維度的創新發展空間。她表示,柯橋深度融入全球產業分工和經貿體系,按照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持之以恒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為全球紡織提供了創新范本。
“近年來,柯橋積極打造現代化‘國際紡都’,以‘創新強區、人才強區’為首位戰略,科創能力穩步提升。”章松在致辭中表示,柯橋全力建設高能級紡織戰略科創平臺,深化省現代紡織技術創新中心一期運營,穩步推進中心二期、技術驗證中心,建成投用時尚設計中心、數字化設備聯合攻關實驗室等4個細分領域共建研究平臺;全力培育紡織領域創新主體隊伍,深入實施科技企業“雙倍增”計劃,做大做強紡織類企業的主體盤;全力推進紡織領域產學研用深度融合,近三年來累計補助紡織類產學研合作項目31個。他希望以大會為契機,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為紡織行業的長遠發展注入強勁動力、貢獻價值。
創新環境,塑造健康發展生態
VDE 咨詢公司創始人Nicole van der Elst Desai在《紡織創新、可持續性和紡織制造價值鏈中的技術》的分享中,從企業價值觀出發,闡述了關于數字化和碳足跡的研究觀點!叭唛L的、不透明的供應鏈,有可能會導致每個環節的利潤率非常低,所以我們需要用全新的鏈接替代掉舊的鏈條!彼窒砹硕嗉倚袠I組織在促進化學品管理、產業聯合創新、供應鏈可追溯等方面推出的工具和舉措,呼吁大家重構行業與工作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經濟增長的平衡。
在《紡織行業重塑中面臨的市場挑戰與全球趨勢》的視頻演講中,歐瑞康副總裁兼市場營銷、企業傳播和公共事務主管André Wissenberg指出,在全球通貨膨脹、能源價格波動、股市增長等多種經濟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全球制造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化。他強調,為了實現紡織業的可持續循環發展,推動數字化建設是關鍵。數字化不僅能夠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還能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市場需求,從而做出更明智的決策;通過數字化轉型,紡織行業可以更好地適應全球市場的變化利用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來提高生產力和訂單量,這些技術不僅可以優化生產流程,減少浪費,還能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競爭力,更好地應對市場挑戰,實現長期穩定的發展。
奧地利纖維研究所總經理Matthias Gluth在《即將出臺的法規將如何影響歐洲纖維創新格局?》的分享中指出,在全球纖維產業背景下,歐盟通過“分析、研究、解決”纖維產業問題,推動纖維產業向可持續發展方向轉變,制定“生產、使用、回收”各個環節相應法律法規,明確責任規劃,實現法律矩陣,依靠“法律規定企業,企業承擔義務,義務完善法律”互相作用,打造可持續的纖維創新格局。此外,歐盟在產品“綠色”服務中,通過完善回收再利用技術,優化能源結構,減少碳污染,打造了低碳、環保、綠色碳閉合產業鏈。
材料創新,源頭注入紡織動能
“在Phycolabs當中,我們所有的纖維需要可追溯性,且可擴展,同時沒有包含任何的微塑料!盤hycolabs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Thamires Pontes結合自身企業發展,帶來了《從海藻到可持續時尚:塑造紡織纖維未來》的主題分享!昂T鍝碛袠O高的生產量,且生長速度極快,目前所用的海藻僅為全球9%的海藻產量,且應用方式豐富,具有極高的經濟效應!弊鳛橐患伊⒆阌诎臀鞯纳锊牧掀髽I,Phycolabs從2016年開始通過生產纖維類產品讓全球價值鏈合作伙伴了解以海藻開始的生活方式,并于去年獲得“全球變革獎”。
CELYS中國區銷售經理胡明忠圍繞《賽麗絲®可生物降解聚酯纖維:可循環時尚的未來已來》的主題,分享了賽麗絲在理念、環保、技術、產品、應用五大方面體現的循環時尚概念。他指出,作為全球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拿到國際認證的可生物降解聚酯纖維,賽麗絲®聚酯纖維在179天內的降解率達95.4%,并且降解后的殘余物質是安全和無毒害的。在倡導可持續發展的今天,賽麗絲®聚酯纖維的廣泛應用,不僅代表了紡織行業在環保領域的突破,也為全球市場提供了新的選擇,能夠助力企業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相信蛋白質就是未來的材料來源,也希望它能夠更好地促進將來的可持續發展。”Spiber全球服裝產品部副總裁Callie Clayton在《Spiber Inc推動生物制造革命》的演講中表示,Spiber技術基于不同昆蟲的DNA合成,通過微生物發酵生產出蛋白質纖維,其功能性、起球性、低碳性、生物降解性具有顯著優勢,正是紡織行業追求可持續發展的理想選擇。她強調,Spiber致力于推動產業和生物制造的變革,公司擁有591項專利和發表了29篇論文,為生物質資源開發提供了豐富的理論支持。
人工智能,重塑產業創新格局
“未來設計不再局限于設計師,而是需要軟件工程師、數據科學家等多部門協作。在AI應用于紡織品到數字產品的設計過程中,如何通過AI技術提高設計效率和改善用戶體驗是重中之重。”Microsoft Digital Studio首席設計負責人Yannis Paniaras圍繞《從紡織線到數字線:人工智能、虛擬化與紡織設計的交匯》的主題進行分享。他指出,為了更好地利用AI進行產品創作,微軟提出了六大原則,包括簡化思考、關鍵整合、負責任地使用數據、預測未來、大膽想象和考慮成本,這些原則旨在促進與人類設計師的高效協作,以期創造出更優質的設計作品。
Delvify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Charles Allard Jr以《從低成本到高價值供應鏈的數字解決方案》為題進行分享。他通過對中國及歐美國家品牌在電商平臺的線上發展舉措對比,認為中國品牌反應敏捷,能夠及時捕捉到電商發展的機會與變化,在人力成本、交付系統、物流等方面都占有優勢。他指出,電商的發展是設計、生產、物流配送等方面的綜合體現,速度代表一切,人工智能能夠通過簡化每個環節來提高業務的可持續性,這也和Delvify的工作不謀而合,將供應商、工廠和品牌在專用網絡空間中連接和集成起來。
“我們可以從打樣、草圖、生產到后續的營銷實現不同的行業場景和動態。”在《人工智能將如何改變時尚行業》的主題分享中,Fashable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Orlando Ribas Fernandes講述了公司如何通過AI實現開放性的生成式設計;诤献骺蛻舭咐窒,他介紹了在項目前期可以通過進行材料、面料預測,后期也可以通過AI生成模特,生成不同的人、廓形、身體形狀等。在這個過程中,知識產權保護的作用也很重要,公司通過數據匿名化、條款及其他約束讓AI模型發揮更大的價值。
流程重構,提升企業運營效率
Datatex中國區總經理Yue Chen在《集成式紡織ERP解決方案-Datatex NOW》的分享中談到,Datatex是一款專為紡織業設計的ERP系統,有高度的靈活性和可定制性。紡織服裝企業通過實施Datatex ERP系統,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了運營風險和生產成本。企業通過數字化可以讓供應鏈進一步優化,從頭到尾實現產品的可追溯。通過使用NOW系統還可以跟生命周期評估軟件直接對接,通過使用軟件拿到證書,這是NOW系統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帶來的助力。
在《紡織印花轉型:與Toscana Print一起應對數字化挑戰》的分享中,Toscana Systems ERP項目經理Spasenija Božanić介紹,公司一直在為印花印染行業開發ERP解決方案。30年前,公司就率先推出了首個在商業印花行業內實現流程自動化的解決方案。她指出,當前紡織品印花市場蓬勃發展,市場競爭也越發非常激烈,企業要想立于不敗之地,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數字化可以幫助企業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讓企業獲得長期繁榮穩定的發展。
DR咨詢公司紡織專家Daniela Rondinone在《重新定義皮革:替代材料的商業與技術見解》的分享中指出,皮革替代物已成為當下廣泛探討的話題。根據相關的行業報告,有61.3%的企業對替代性的皮革材料非常感興趣。目前,替代皮革的材料大致分為三大類:以植物為原料的植物基材料、由實驗室培育的菌絲體MYCELIUM材料以及使用回收材料的混合物。她預測,皮革替代品的市場前景無限,未來大眾市場會有更多皮革替代物商品面世。
WTiN總經理Mark Jarvis在總結中表示,當前紡織行業的生產運營模式一直在創新,技術、產品在創新過程中可以為企業發展帶來更多的助力,為設計和生產提供更多的靈感。此外,行業應當積極探索擴大紡織產能的有效途徑,明確實現產量目標的具體策略。在品牌與消費者互動的層面,建立穩固的信任關系,通過采用新材料、新技術及優化生產流程,品牌能夠為消費者帶來更加多樣化的選擇,滿足其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相信與會者從這些分享中都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