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75年來,中國化纖工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不凡歷程。
從石油基纖維到生物基纖維,從常規品種的差異化到高性能纖維的高值化,從衣被天下到奔月潛海,中國化纖工業走出了一條波瀾壯闊的崛起之路。
量變催生質變。今天,新時代的畫卷已經展開,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從中國速度到中國質量、從中國產品到中國品牌,化纖工業正走在一條高質量發展的升級之路上。行業的發展正在從單一追求效率的加工時代向追求價值的品牌時代切換,紡織化纖企業正在重新建立一系列新的認知,以成功跨越兩個時代。
“產業升級”:從1.0到2.0再到3.0
中國纖維品牌聯動創享匯(以下簡稱“創享匯”)是由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華峰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的促進纖維與下游領域及終端品牌互動的專業平臺,并于2023年3月正式啟動。啟動之后,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聯袂江南大學共同草擬了“纖維品牌力評價指標體系”,并發布了《中國纖維品牌評價指標體系團體標準 (T/CCEA 02012-2023) 》,為中國纖維品牌建設提供了基礎支撐。
品牌的背后是品種和品質。
在工信部“三品”戰略的指引下,中國化纖企業走過了增品種、提品質的1.0到2.0的階段,今天,各類纖維新產品不斷涌現,品質不斷提升,中國纖維創新產品百舸爭流的景象令人目不暇接。品種與品質發展到一定程度時,行業必然要向“創品牌”的3.0新境界躍升。
當然,“創品牌”是一場艱難且長遠的跋涉,但是你總要先上路。中國纖維發展到今天,迎來了提升品牌價值、塑造品牌形象、凝聚品牌力量的黃金機遇期,講好中國纖維品牌故事,當下恰是最好時光。
基于此,“中國纖維品牌聯動創享匯”應運而生,并在系列活動中設立了“纖維品牌庫”,旨在通過企業自主申報,對標《中國纖維品牌評價指標體系團體標準 (T/CCEA 02012-2023) 》加強優質纖維品牌建設。
目前,纖維品牌庫首批入庫品牌包括:“千禧”、“盛虹”、“桐昆”、“白鷺”、“唐絲”、“泰和新材”、“HSCC恒申”、“德福倫”。
“源展文合”:講好中國纖維品牌故事
可以看到,在“纖維品牌庫”中首批入庫的八個纖維品牌均為各自領域的“佼佼者”。那么,在它們背后,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它們經歷了怎樣的成長之路?在自己的細分賽道,它們擁有的獨特的品牌屬性體現在哪里?它們蹚出的品牌之路對行業高質量發展有何啟示?
中國纖維品牌的時代還遠嗎?我們相信,在中國產品成為中國品牌的時代際遇下,更多中國纖維品牌將令世界驚喜。品牌燈火,終將匯成滾燙銀河,烙下中國纖維企業不懈建設發展的時代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