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股市的“瘋牛”已經成為了紡織人茶余飯后的談資,在國慶節后,在原油上漲及下游需求的帶動下,聚酯產業鏈也出現了一波大行情。
國際油價直線拉高
9月國際油價持續下滑,截至9月30日收盤,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在每桶72美元,WTI原油價格為每桶68.29美元。
而在國慶期間,隨著中東局勢日益緊張,國際油價出現五連漲,重新突破80美元大關!
截至7日當天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11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2.76美元,收于每桶77.14美元,漲幅為3.71%;12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2.88美元,收于每桶80.93美元,漲幅為3.69%。
國際油價的上漲,主要源于中東局勢的再度緊張,以色列與黎巴嫩、伊朗、敘利亞等國的沖突存在加劇風險,尤其伊朗作為全球重要產油國,同時霍爾木茲海峽作為全球原油大動脈,一旦沖突升級,可能會對這條大動脈產生影響,引發了市場擔憂。
聚酯原料迎來節后行情
在原油大漲的刺激下,聚酯產業鏈各產品價格出現大幅飆漲,而這個漲價首先體現在期貨面上。
PTA期貨方面,PTA期貨主力合約開盤上漲超6%!大漲近300點,直接突破5400點位。
聚酯瓶片期貨方面,主力合約也突破了6700點位。
短纖期貨方面,同樣出現大漲,開盤突破7500點,后期仍突破7300點位。
在聚酯原料的帶動下,滌綸長絲同樣大漲,國慶假期期間,部分聚酯工廠多次發布漲價公告,國慶節后第一天,聚酯工廠集體上調了長絲報價,漲幅在400-600元/噸。
整體而言,節后聚酯市場的集中表現就是漲聲一片,而這種上漲也存在終端需求的支撐。
市場需求逐步回升
除了原油大幅上漲外,下游訂單的持續回暖也是支撐聚酯原料上漲的原因之一。
紡織業是一個“看天吃飯”的行業,每次氣溫的下降都能帶動一輪秋冬服裝的走貨,從而帶動相關里面料的訂單。
而據中央氣象臺報告,從10月6日開始,在弱冷空氣的影響下,西北地區東北部、內蒙古、華北、東北、黃淮東部、江漢、江淮等地氣溫將下降3至6℃,其中,華北北部、東北地區東部局地可達8℃。
據隆眾資訊消息,國慶節前最后一周,終端織造訂單天數上升0.96天至16天,已達到與往年基本持平的水平。
從中國綢都網數據監測顯示,織造方面,節前布商囤貨情緒升溫,場內走貨氣氛好轉,故織造工廠負荷小幅上升至79.3%。坯布庫存方面,織造廠商清庫意愿增加,主要原因在于下游成品成交氣氛窄幅上升,盛澤地區坯布庫存下降至33.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