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大家熟知的Burberry、Calvin Klein、Armani等國際品牌,都與我們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Burberry90%的襯衣面料和風衣里料由我們供應。中高檔色織面料出口市場份額占全球市場的18%以上。”9月11日,“強鏈惠企·質享山東”媒體行采訪團走進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這家淄博紡織服裝產業鏈鏈主企業,究竟如何走過近40年歲月,以領先面料和品質襯衫打動各大奢牌和消費者?
在試樣車間,記者似乎找到了答案。干凈明亮的車間里,數十臺小型織造設備正在有條不紊地運轉,每臺機器右側配有電腦,屏幕顯示著圖案紋樣等數據,在左側自動化“巧手”下,各不相同的面料小樣在“一針一線”中逐漸成形。平均5天就能完成色紗制定、織造工段、整理檢驗等全部周期。之后,這些美麗的布料將漂洋過海,接受大客戶的最終考核。
“好品憑質量。自1995年至今,魯泰引進、實施國際標準化管理體系,先后通過了ISO9000質量等10余個管理體系認證,推動企業管理向標準化、規范化轉變。2007年起,公司導入并持續深化卓越績效模式,全面升級完善公司經營管理系統,促進管理向系統化、科學化提升。2013年起,公司對標豐田生產方式,著力構建LTPS魯泰生產方式,推動公司管理向精益化方向邁進。”細數這些年的質量管理發展之路,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李文繼感觸頗深。
LTPS魯泰生產方式,是在系統規范經營管理模式基礎上加強過程管理的有效性,將過程管理視為保障經營系統有效且高效運行的關鍵環節,通過構建綠色生產和柔性化制造體系、整合內外部資源、深化精益生產等措施,切實提升生產過程的有效性。如今,魯泰擁有紗錠70萬枚,線錠10.2萬枚,具備年產色織面料22000萬米、印染面料9000萬米、功能性面料2000萬米、針織面料1.4萬噸、服裝3000萬件產能。
“我們創新研發自清潔面料、極地白面料、跨界針織等,受到市場好評。近年來,我們著力攻關HCP綠色免燙技術,打造更抗皺的高端面料。同時,依托全產業鏈技術創新優勢,我們打造了再生棉,實現無廢、低碳,有效解決紡織行業環保難題,節能降耗。據測算,每1噸再生棉可節水1600噸,節電1800千瓦·時,減少耕地約10畝,減少化肥、農藥等約32噸。”李文繼介紹。
眾所周知,傳統紡織業屬于典型的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行業,尤其是紡織品染整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水廢渣。魯泰擁有從紡紗、漂染、織布、整理、制衣到市場營銷的完整產業鏈,在關鍵工序下,難免會產生染料廢液和工業廢水。這個時候,企業自主建造的170畝污水處理廠就派上了大用場。
“這些廢液廢水會通過管道,運到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水質達標后進行排放。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會采用世界上先進的壓縮工藝,運輸到我們自己的熱電廠進行無害化焚燒,產生的廢渣還可以作為水泥的原料。此外,公司還投資8000多萬元建造了再生水回用工程,真正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據悉,近年來,魯泰成功開發600多項新技術、新產品、62項產品通過省部級科技成果鑒定,其中14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41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得國家、省部級獎勵68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承擔省級以上科技計劃18項;獲得授權專利594項;主持或參與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75項。在質量管理方面,2009年,榮獲首屆山東省省長質量獎;2016年,榮獲山東省省長質量獎(個人獎);2013年,榮獲全國質量獎,2015年、2018年,兩次榮獲全國質量獎(個人獎);2016年,榮獲全國質量標桿。